[实用新型]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59673.7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3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泰科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01N27/9093;G01B17/02;G01N29/04;G01N29/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涡流 一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涡流检测组件以及超声测厚组件,涡流检测组件包括左侧涡流端、涡流探头以及导套,导套内设置有四个导向轮,涡流探头与探头固定框固定连接,探头固定框后侧安装有四个后导向轮,方管测厚要求在检测时管子不动,在方管到达检测位置时,下夹板提升,然后左夹板以及右夹板加紧,再垂直气缸下压,随后水泵开启,水流充满后溢出流入水箱,然后进行超声测厚,测完成,垂直气缸上升,左右水平气缸打开,下夹板下降,管子继续前进,由于测厚完成后,在管子前进同时开启风刀,将管壁水珠吹落,涡流检测与超声测厚在同一工位,一次来回可完成全部检测,实现自动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检测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量被检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来无损地评定导电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或发现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工业生产中,涡流检测是控制各种金属材料及少数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非金属导电材料及其产品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现有管材涡流测厚检测技术中,涡流检测为单探头手动检测、超声测厚为单通道单探头手动检测、各技术单独工作,当不用弧度楔块时,则探头接触工件的有效面积变小,超声信号透入工件较少,能量较低;当采用弧度楔块时,则不同的管径需要更换不同的弧度的楔块,工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包括涡流检测组件以及超声测厚组件,所述涡流检测组件包括左侧涡流端、涡流探头以及导套,所述导套内设置有四个导向轮,所述涡流探头与探头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探头固定框后侧安装有四个后导向轮,所述后导向轮与导向固定板连接,使方管精准进入测厚工位,在方管的左右和下方有探头接触位置,所述超声测厚组件包括探头、光电传感器以及零点传感器,所述探头固定在左夹板、右夹板和下夹板上,所述探头晶片和工件之间有冲水的空间,注水口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箱连接,所述左夹板以及右夹板均与水平气缸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与下夹板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固定架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在丝杠表面,所述丝杠与伺服电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轮的材料为尼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头外壳表面设置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限位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夹板以及右夹板固定在电机固定架上,所述电机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前后两个垂直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头下方设置风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方管测厚要求在检测时管子不动,在方管到达检测位置时,下夹板提升,然后左夹板以及右夹板加紧,再垂直气缸下压,随后水泵开启,水流充满后溢出流入水箱,然后进行超声测厚,测完成,垂直气缸上升,左右水平气缸打开,下夹板下降,管子继续前进,由于测厚完成后,管外壁有水,在管子前进同时开启风刀,将管壁水珠吹落,本发明涡流检测与超声测厚在同一工位,一次来回可完成全部检测,可实现自动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中涡流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管材涡流测厚一体检测装置中超声测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泰科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泰科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9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