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9473.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旗;林吴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02;H01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孙晓林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的正表面设有手柄,手柄外设有护盖,护盖的正表面设有供手柄活动的开口,开口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环、回转块、转杆以及限位杆,护盖正表面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内转动安装有回转块,回转块中心贯穿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一端位于护盖外侧,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护盖内部且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护盖内部相对限位组件一侧设有与护盖内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座,限位座一侧开设有置容槽,通过转动转杆使限位杆以转杆为中心做圆弧运动,并使转杆的另一端抵接于置容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误操作,起到安全保护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壳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塑壳漏电断路器也被称为装置式断路器,所有的零件都密封于塑料外壳中,塑壳指的是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塑壳漏电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塑壳漏电断路器通常含有电磁跳脱单元及漏触电信号判别、脱口单元。现有的塑壳漏电断路器通常包括壳体、操作机构、触头系统、脱扣系统等,操作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触头系统合闸操作或分闸操作,脱扣系统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也能通过传动机构使得触头系统分断。
然而现有的塑壳漏电断路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维修人员在进行检修作业时,通过手柄操作来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一旦断路器被不小心操作、误触,会影响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具有防止误操作,起到安全保护的有益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本体的正表面设有用于合闸以及分闸的手柄,所述手柄外设有护盖,护盖的内部中空,所述护盖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处设有供手柄活动的开口,开口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环、回转块、转杆以及限位杆,所述护盖正表面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内转动安装有回转块,所述回转块中心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位于护盖外侧,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护盖内部且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护盖内部相对限位组件一侧设有与护盖内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座,限位座一侧开设有置容槽,通过转动转杆使限位杆以转杆为中心做圆弧运动,并使转杆的另一端抵接于置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与限位座配合实现对手柄的限位,使用时转动转杆使固定环在回转块内转动,进而带动限位杆以转杆为中心做圆弧运动,转动一定角度后转杆的另一端抵接于置容槽内,实现对手柄的固定,避免维修人员误触导致手柄开合闸,影响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朝向固定环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置容槽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小,置容槽顶部的宽度与限位杆侧壁到弹性件的宽度相等,置容槽的侧壁设有与弹性件适配的通孔,所述护盖正表面对应通孔位置处设有解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限位杆,使限位杆的端部与置容槽的内壁贴合,实现对手柄的限位固定,在转动限位杆的过程中,随着置容槽的宽度逐渐变小,限位杆与置容槽接触空隙逐渐变小,弹性件受到两侧压力开始压缩,当限位杆转动一定角度后,弹性件从通孔穿出,从而对限位杆进行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锁装置包括顶杆以及套设于顶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护盖外侧,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护盖内且与通孔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顶杆使顶杆的另一端与通孔贴合,将弹性件从通孔中挤出,从而解除对转杆的锁定,即可转动转杆解除对手柄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凸起以及弹簧,所述限位杆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受力压缩带动弹性凸起向凹槽内压缩,当弹性凸起抵接于通孔内时,可通过解锁装置轻易解除锁定,更具灵活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9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