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养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3583.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珍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养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养殖设备,包括:工作台;支腿,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底端;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沿垂直方向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端的前后两侧;开口机构,所述开口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杆,若干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沿周向依次等距的固定连接在两个开口机构的内侧;垫块,所述垫块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右侧;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垫块的顶端。该食用菌养殖设备,可对菌袋进行批量化开口操作,显著提高木耳菌袋的开口效率,并在开口机构的作用下使开口刀呈垂直状态对菌袋进行批量开口,避免收刀过程在菌袋表面带出部分锯末,降低对食用菌开口处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其中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
食用菌的养殖流程较为复杂,在对食用菌养殖栽培的过程中涉及多种设备,其中在对黑木耳菌栽培过程中,需要对木耳菌的菌袋外壁进行开口操作,现如今在对木耳菌袋开口的流程基本全部都依靠人工手动开口,自动化程度较低,近年来虽有辅助设备能够提高菌袋的开口效率,但是由于开口设备大多采用滚刀式操作开口,在刀口滚动的过程中,会在菌袋表面带出部分锯末,对食用菌开口处的伤害较大,需要食用菌菌丝在该处重新进行生长修复后才能开始生长木耳,延缓木耳生长周期,同时使开口处的锯末较为松散,对后续的采摘均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养殖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依靠人工开口自动化程度低、对木耳菌袋开口处伤害较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养殖设备,包括:
工作台;
支腿,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底端;
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沿垂直方向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端的前后两侧;
开口机构,所述开口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内侧;
连接杆,若干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沿周向依次等距的固定连接在两个开口机构的内侧;
垫块,所述垫块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右侧;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垫块的顶端;
进料罩板,所述进料罩板固定安装在位于前侧的固定板的前端;
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支腿的后侧;
出料槽道,所述出料槽道固定安装在位于后端的固定板的后侧,其底端延伸至支撑台的顶端中部;
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固定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之间,且位于若干个连接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罩板的形状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珍,未经李淑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3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框架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规整填料加工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