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0106.9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8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兵;王聪;麻怀富;孟锐;王斌;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兵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宋风娥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油 井口 防冻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柱体顶端固定安装有与之同轴设置的顶盖,顶盖上贯穿设置有与之同轴设置的活动杆,第二圆柱槽内插设有与之过盈配合的活塞,活动杆底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动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与顶盖之间的活动杆杆体上套设有弹簧,顶板上方设置有与之相接触的升降机构,顶盖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于活动杆设置的插孔,插孔底端均向下延伸至柱体内,每个插孔内均插设有一个金属管,金属管内均封装有相变材料,每两个相邻的金属管顶端之间通过金属连接片固定连接在一起,顶盖上还螺纹安装有罩住顶盖上方的罩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石油等各类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采油过程越来越严格,油田采油生产井要定期取油样化验分析,一般是采取在井口输油管线上横向接出连通的短接,前面再连接取样阀。现有的防冻取样器的防冻措施,大多是采取在取样器内添加电加热装置,从而在天气严寒时,利用电加热的方式保证取样器内部不会冻结,这样保温方式虽然效果好,但是需要给取样器布设供电线,或者额外设置蓄电池进行供电,供电线路布置十分的不方便,而额外设置蓄电池的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给取样器布设供电线,或者额外设置蓄电池进行供电,供电线路布置十分的不方便,而额外设置蓄电池的成本也很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包括柱体,所述柱体顶端开设有与之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槽,所述柱体底端开设有与之同轴设置的第二圆柱槽,且所述第一圆柱槽与第二圆柱槽相连通,所述柱体底端还固定设有与之同轴设置的连接头,所述柱体顶端固定安装有与之同轴设置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贯穿设置有与之同轴设置的活动杆,所述第二圆柱槽内插设有与之过盈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动杆底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与顶盖之间的活动杆杆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与之相接触的升降机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于活动杆设置的插孔,所述插孔底端均向下延伸至柱体内,每个所述插孔内均插设有一个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均封装有相变材料,每两个相邻的金属管顶端之间通过金属连接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盖上还螺纹安装有罩住顶盖上方的罩体。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凸轮,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与之相接触的凸轮,所述凸轮上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有一个侧板,所述侧板均固定连接在顶盖上,所述转轴的一侧末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柱体、罩体外表面均喷涂有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活塞为耐腐蚀橡胶活塞。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封装在金属管内的相变材料,在天气严寒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在白天有阳光的天气中,当罩体打开,阳光照射在金属连接片上,从而将热量传导给金属管,金属管将热量传递给其内部封装的相变材料,从而使得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火烘烤金属管),在夜晚天气寒冷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将罩体盖上,金属管中的相变材料不断的释放其白天吸收的热量,从而使得取样器内部的整体温度始终保持的零度以上,这样就可以充分避免取样器发生冻结的情况,不需要布设供电线路或者额外设置蓄电池,安装起来更加的方便,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的金属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兵,未经朱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0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