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8946.1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丁丁;马晨阳;柴敬;欧阳一博;王梓旭;刘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刘军锋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拉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拉伸装置,包括夹具、安装在夹具内部的模具,其中模具包括外模,安装在所述外模内部的内模,套在光纤上置于所述内模的上底面的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树脂浇注的光纤拉伸装置,光纤与夹具通过圆台状的浇注树脂体固定,不会出现相对滑动现象,有效的消除了试验过程中由于摩擦引起的误差,同时也不会破坏光纤内部纤芯结构;该装置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光纤,节约了大量模具投资,降低了试验成本;模具的内模为可分离的壳体,光纤浇注好后内模可轻松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为了研究和提高光纤通信质量,需要对光纤做拉伸试验。目前在光纤拉伸试验中,光纤的固定方式多采用夹具直接固定。对于直径规格多样的光纤来说,需要定制不同内径的夹具,成本较高;对于直径较大的光纤,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拉力的增大,光纤与夹具会发生相对滑动,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且当夹具对光纤施加过大的夹力时,会破坏光纤内部纤芯结构,导致无法获取准确的数据。故传统的固定光纤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拉伸装置,包括夹具、安装在夹具内部的模具;模具,包括外模,安装在外模内部的内模,套在光纤上置于内模的上底面的垫片。
进一步的,外模的外形为圆柱体,中间开有圆台状通孔。
进一步的,内模由两个半圆台状壳体组成,内模的外径与外模的内径尺寸相同;内模的上底面外径小于内模的下底面外径。
进一步的,垫片外径与内模上底面内径相同,垫片内径与光纤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夹具为长方体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和支撑板,安装在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半圆形凹槽。
进一步的,半圆形凹槽的内径与外模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内模、外模、垫片及夹具均为嵌套结构,浇注在内模中的树脂体凝固后呈圆台状,在拉伸过程中随着拉力的增大,夹具与树脂体会充分接触,不会出现相对滑动现象,有效的消除了试验过程中由于摩擦引起的误差,同时也不会破坏光纤内部纤芯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垫片内径和光纤外径相同,通过更换不同内径的垫片即可满足不同直径的光纤拉伸试验,不需要更换内模和外模,一套模具即可用在多种不同直径的光纤上,节约了大量模具投资,降低了试验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内模的上底面的底孔口可与不同孔径的垫片相结合,且内模为可分离的壳体,光纤浇注好后内模可轻松取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树脂浇注的光纤拉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模的半个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垫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8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