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8122.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启超 |
主分类号: | F16B39/28 | 分类号: | F16B39/28;F16B39/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900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 ||
一种防松螺母,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包括螺旋孔,所述螺旋孔内壁上设有卡槽和卡簧环槽,卡槽内设有卡件,卡簧环槽内设有环缺卡簧;所述卡槽为倾斜状卡槽,由槽底壁、上侧壁、下侧壁和后侧壁构成;所述卡件为圆柱状卡件或圆球状卡件;所述环缺卡簧的一端为定位脚并插接在环槽侧壁上的定位孔中,环缺卡簧的另一端固定卡件并将卡件置于卡槽中,环缺卡簧置于卡簧环槽中;为便于拆卸还可设置拨簧通孔和拨簧柱条;其有益效果是当螺母拧入螺柱后,卡槽中的卡件可以弹性抵紧螺母上卡槽的槽底壁与螺柱外螺纹之间的夹缝,将螺母卡紧,使螺母无法反旋松懈,达到无法旋松松脱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因震动而松脱的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常用的紧固件有螺栓螺母组件、螺柱螺母组件、螺钉等,其中螺母为设有中心螺纹孔的多边形柱体,中心螺纹孔的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其与螺柱上的外螺纹配合旋紧,用于紧固和连接两个或多个带有通孔的被紧固件。
螺母与螺栓的紧固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被紧固件长期处于振动中,会导致连接件互相之间存在振动频率差,从而使得连接结构中各连接件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导致螺母与螺栓的连接变松,甚至脱落,进而影响连接结构乃至整个装置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以火车轨道上的紧固螺钉和螺母为例,当火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轨道时,会使轨道上的紧固螺钉和螺母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从而可能导致紧固螺钉和螺母发生一定的位移,导致连接松动,因此,在以前老式的火车轨道上,就时常需要检修人员定时的检修。
目前常见的防止螺栓松动的方式有:双螺母压紧、螺栓螺母插键、螺栓螺母开孔插接金属杆、缠绕铁丝防松、螺栓螺母卡齿咬合或直接胶合或焊合等。
申请人长期研究防松脱技术,研发了卡簧式卡紧技术,并在前期已经申请了系列专利。但前期申请的系列专利产品需要螺柱与螺母配合改变结构,且需另外配备锁紧部件,使用起来操作复杂,且不便于生产,实际应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只需改变螺母上的部分结构,将锁紧部件预先配置在螺母中,操作时只需拧紧螺母即可完成的防松螺母,以防止螺母发生反旋,甚至松脱,提高紧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孔内壁上设有卡槽和卡簧环槽,卡槽内设有卡件,卡簧环槽内设有环缺卡簧。
所述卡槽为倾斜状卡槽,所述倾斜状卡槽是以螺旋孔内壁表面为起点,向旋松的方向朝螺旋孔内壁内部挖设一个倾斜状边槽构成;该倾斜状边槽由槽底壁、上侧壁、下侧壁和后侧壁构成,其没有前侧壁,其前侧壁与槽底壁合二为一,即所述槽底壁从后侧壁底部倾斜向上延伸直到与卡槽的槽口表面相交,构成倾斜状卡槽。
所述槽底壁为圆弧状的圆弧曲面槽底壁,也可以是椭圆弧状的椭圆弧曲面槽底壁,也可以是直平面状的槽底壁,也可以是与圆形的螺旋孔内环壁相切的直平面槽底壁。
所述卡件可以是条柱状卡件,可以是方形条柱,或不规则条柱,也可以是锲形状卡件、圆柱状卡件、椭圆球状卡件或圆球状卡件;优选采用圆柱状卡件或圆球状卡件。
对于所述卡件的外径的长度规格,在距离后侧壁等于卡件的半径的位置处的槽底壁到槽口的距离大于卡件的外径;优选卡件的外径等于在距离后侧壁等于卡件半径位置的槽底壁到槽口的距离的三分之二;这样卡件可以在卡槽中自由活动并可隐藏在卡槽深处,也可暴露在卡槽浅处。
所述环缺卡簧是由弹性材料制作的带缺口的圆圈构成的圆缺环,该圆缺环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圆缺环平面的定位脚,另一端固定有朝同一个方向垂直于圆缺环平面的卡件,且卡件的外径大于圆缺环的线径。
所述螺旋孔内壁表面上沿卡槽的上侧壁挖设有卡簧环槽,即卡簧环槽挖设在螺母的螺旋孔内环壁上,由环槽底壁、下环槽侧壁和上环槽侧壁构成,其中下环槽侧壁将倾斜状卡槽的上侧壁合并,使得上侧壁及在上侧壁位置的下环槽侧壁空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启超,未经刘启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8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