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地形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4195.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亮;刘振飞;李育梁;王芳;苏州;孙荣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02;A61G5/10;A61G5/12;A61H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吕雪营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轮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轮椅,包括:主承载架、升降履带机构、安全座椅;安全座椅一侧座椅扶手上安装控制系统;蓄电池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和万向节连接器,万向节连接器下连接转向轮,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相连;升降履带机构包括履带传动机构和连接在两个履带传动机构中间的升降杆机构;履带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组、与驱动齿轮组相连的履带电机,驱动齿轮组外层啮合连接金属内履带,内履带的外层固定连接橡胶外履带,橡胶外履带的带面上设置向外凸的外齿,相连的外齿之间形成外履带凹面。通过该技术方案,兼顾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尤其是倾斜度较大的楼梯,地形适应性和运行稳定性均较佳,而且易于操作,使用者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地形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轮椅多为普通的助推轮椅,以及相对高级一些的电动轮椅,这些型号的轮椅在通过一些复杂地形时难以满足老年人或残疾人士的需求,尤其是当他们所居住的小区内没有电梯时,在没有外人帮助的前提下使得上下楼会非常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面上已开始出现能够自主上楼或者协助上楼的轮椅,但其体积较大,质量较重,造成不易操控及危险系数较大等安全问题。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全地形轮椅”与爬楼轮椅中大多数面临技术不成熟、功能不完善,通过性不好和稳定性差等问题。现有履带式轮椅对于光滑表面以及倾斜度较大的复杂地形适应性较差,履带磨损比较严重造成保养成本较高,且平地行驶速度较慢,转弯困难等缺点。行星式轮椅的传动机构不易调节,体积较大,其地形适应性较差,且存在运行过程中易错位和打滑的问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步进式轮椅的工作原理决定其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可操作性较差,并且成本昂贵难以实现市场普及。自驾式轮椅体积较大,仅适合与宽敞且相对平坦的地形,对复杂地形尤其是不同规格的楼梯通过性极差。另外,由于操作复杂,对使用者的身体协调性和技能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复杂地形,尤其是不同规格和路面的楼梯,提供一种体积小、易操作的全地形轮椅,在兼顾使用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其地形适应性和运行稳定性,并更加易于操作,方便使用者的出行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轮椅,包括:主承载架,连接在所述主承载架下的升降履带机构,安装在所述主承载架上的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座椅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和可调节座椅扶手,其中一侧所述座椅扶手上安装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蓄电池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主承载架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和万向节连接器,所述驱动轮安装在所述主承载架的后端两侧,所述万向节连接器安装在所述主承载架的前端两侧,所述万向节连接器下连接转向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升降履带机构包括两个通过支撑架相连接的履带传动机构和连接在两个所述履带传动机构中间的升降杆机构,所述履带传动机构位于所述主承载架的底部两侧,处于所述驱动轮的内侧,所述升降杆机构与所述主承载架相连;所述履带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组、与所述驱动齿轮组相连的履带电机,所述驱动齿轮组外层啮合连接金属内履带,所述内履带的外层固定连接橡胶外履带,所述橡胶外履带的带面上设置向外凸的外齿,相连的外齿之间形成外履带凹面。
优选地,所述履带传动机构的长度为500mm,所述驱动齿轮组中的齿轮直径为100mm,所述外履带的长度为1200mm,所述内履带的长度为 950mm。
优选地,所述升降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承载架和所述履带传动机构之间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通过驱动丝杆、减速齿轮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升降杆机构上设置平衡调节机构,所述平衡调节机构与所述安全座椅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全座椅的前端安装可伸缩脚踏板,所述可伸缩脚踏板的底部安装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脚踏板上安装腿部按摩器,所述腿部按摩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腿部按摩器的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4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视频监控防雷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非开挖修复地下管道的裂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