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罩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3612.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亮仪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周鹤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的结构,包括一口罩本体,该口罩本体为一平面式口罩,该口罩本体的两侧边缘是经热熔压合形成两封边部,并同时将两耳带分别熔接于两该封边部上,所述两耳带皆设有一挂孔,所述耳带的挂孔与所述封边部间形成一衔接部,所述衔接部面积大于所述封边部的面积,且所述衔接部更经由热熔压合设有一压硬部,借此,该口罩本体佩戴时可经由所述耳带增加与脸颊的包覆面积,并通过所述耳带热压成型的压硬部,让所述耳带能确实紧密贴覆于脸颊上,有助于提升该口罩本体佩戴时的密合效果,有助于增进该口罩本体的使用安全性及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口罩,尤其是指一种可增加佩戴包覆效果的口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口罩结构,请配合参阅图5、6、7所示,该口罩20为一种平面口罩,该口罩20是经折叠具有数个折叠部21,并经由所述折叠部21将该口罩20拉撑展开,而该口罩20两侧边缘是再经热压熔接形成两封边部22,利用两该封边部22将该口罩20成型于两侧边的折叠部21贴合固定,令该罩口20的折叠部21被拉撑展开使用时,其两侧边能通过该封边部22而避免被拉撑展开,该口罩20更包括熔接于两该封边部22上的耳带23,借此构成一种口罩结构。
已知口罩20使用时,是先将所述折叠部21拉撑展开并覆靠于口鼻外,再经由所述耳带23佩戴于双耳上,借以达到隔绝外部空气污染以及防止口沫传染的目的,但由于所述耳带23为一种弹性带体,且所述耳带23的两端是分别连结于所述封边部22的上、下位置处,令该口罩20佩戴时,所述封边部22会因耳带23仅拉扯上、下位置处,造成所述封边部22的中段位置处受挤压而外扩变形,导致该口罩20两侧边缘无法确实服贴于使用者脸颊皮肤上,进而使该口罩20两侧边缘与脸颊产生间隙24,大幅降低该口罩20的包覆效果,使得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仍容易从两侧间隙24侵入口罩20内部,影响口罩20佩戴的效果,缺乏实用性,亟需改善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口罩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的结构,包括一口罩本体,该口罩本体为一平面式口罩,并于该口罩本体的中段处经折叠设有至少一折叠部,以供拉撑展开该口罩本体,该口罩本体的两侧边缘是经热熔压合形成两封边部,并同时将两耳带分别熔接于两该封边部上,所述耳带为弹性布所构成的薄型片体,且所述两耳带皆设有一挂孔,所述耳带的挂孔与所述封边部间形成一衔接部,所述衔接部面积大于所述封边部的面积,且所述衔接部经由热熔压合设有一压硬部,所述压硬部与所述封边部同方向并邻近所述挂孔,而所述耳带的挂孔与所述耳带外端缘间则形成一挂扣部。
较佳地,所述耳带的衔接部的面积及宽度皆大于该挂扣部的面积及宽度。
较佳地,所述压硬部与所述封边部间保留有一拉伸空间。
较佳地,所述拉伸空间面积大于所述封边部面积。
较佳地,所述耳带的弹性布可为弹性不织布。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所述口罩本体是于所述耳带形成面积较大的衔接部,使该口罩本体佩戴时可经由所述耳带增加与脸颊的包覆面积,并通过所述耳带热压成型的压硬部,让所述耳带能确实紧密贴覆于脸颊上,有助于提升该口罩本体佩戴时的密合效果,确实达到防止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从口罩本体两侧边缘侵入的目的,有助于增进该口罩本体的使用安全性及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佩戴示意图。
图5为已知口罩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亮仪,未经李亮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3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纠正视轴偏心的人工晶状体
- 下一篇:一种新型背盖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