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晶磷铜球生产用深冷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2459.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0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岳;赵一可;夏温雷;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3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晶磷铜球 生产 冷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晶磷铜球生产用深冷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前端设置有深冷槽,所述箱体的内侧后端设置有储料槽,所述箱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底端两侧,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后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将篮筐下降至箱体的深冷槽内利用液氮进行深冷,驱动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和螺纹杆转动,使得滑块带动电动伸缩杆和篮筐向后运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和篮筐转动,将篮筐中深冷过的微晶磷铜球倾倒入储料槽内即可,整个深冷过程不但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危险性,而且相较于人工操作速度更快更省力,深冷效率更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晶磷铜球生产用深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深冷处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普通冷处理(-100~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在-130℃以下对材料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是最新的材料强韧化处理工艺之一,深冷处理可有效提高钢铁材料、非铁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稳定尺寸,改善均匀性,减小变形,而且操作简便,不破坏工件,无污染,成本低,具有积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给微晶磷铜球做深冷处理时需要人工将微晶磷铜球倒入装有液氮的冷却池内进行深冷,然后待深冷结束后在捞出,由于液氮的温度得很低,让整个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人工捞取深冷过的微晶磷铜球速度慢费时费力,影响深冷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晶磷铜球生产用深冷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晶磷铜球生产用深冷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前端设置有深冷槽,所述箱体的内侧后端设置有储料槽,所述箱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底端两侧,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后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开槽,所述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缸体前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杆体前端均贯穿滑块和开槽并向下延伸固定连接在安装块的一端,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连接在连接杆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篮筐左右端的中上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的中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轴均贯穿支撑架并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前端左侧顶部设置有操作台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前端右侧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底端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深冷槽内设置有液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和螺纹杆的中部后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2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盗功能的信报箱
- 下一篇:一种纯铜粒生产用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