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或过渡支架的控制单元和总成、冲压设备和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0624.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乔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16 | 分类号: | B30B15/16;B30B15/14;B30B15/02;B30B15/30;B30B15/32;B21D22/02;B21D43/10;B21D43/11;B21D4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盈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过渡 支架 控制 单元 总成 冲压 设备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所述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包括逻辑控制器和设置在模具上的多个传感器,所述逻辑控制器与所述多个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多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且所述逻辑控制器对所接收的检测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并且生成输出信号,所述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与冲压设备的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生成的输出信号经由所述信号连接输送到冲压设备的控制装置中。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模具总成、一种用于过渡支架的控制单元、一种过渡支架总成、一种冲压设备以及一种冲压生产线。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在冲压成型时的信号故障率、简化接线、缩短故障查找时间、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一种模具总成、一种用于过渡支架的控制单元、一种过渡支架总成、一种冲压设备以及一种冲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冲压车间中,冲压设备与模具配合作用以用于冲压成型。在冲压形状相对复杂的工件时,模具通常需要执行机构进行辅助作用,以便对料片进行局部的变形和限位。为了实时监控冲压过程以符合要求地实施冲压并且保护模具,冲压设备需要关于模具的各项状态信号。此外,在一系列的冲压过程中,还可能需要过渡支架来暂存和/或改变工件的定向。由此,冲压设备同样需要关于过渡支架的状态信号。
目前,通过传感器检测上述各项状态信号,并且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递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借助于继电器控制电路特别是经过逻辑运算而获得保护信号和许可信号,将所述保护信号和许可信号传递到冲压设备的控制装置中,以指示冲压设备进而完成冲压过程。当模具复杂度进一步提高时,所述关联保护信号和关联许可信号的数量和运算也相应增加,为此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需要更多的继电器并且将这些继电器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以运算出所需的各项保护信号和许可信号。
而且,在冲压设备的长期运行中模具所受振动较大,由此可能导致各继电器之间接线松动和/或触点出现故障。在实际生产中,这常常导致继电器信号不定时地瞬间抖动。而且,在传统冲压设备中,其中一个继电器发生故障便将导致整个电气控制回路报错,从而导致生产线停台,影响生产效率。
一方面由于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多个继电器彼此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运行中继电器可能不定时地出现仅瞬间的抖动,均导致难以判断出存在故障的继电器、接线和/或触点。为此,可能需要中断各个继电器之间的接线,将继电器经由通讯电缆连接到检测装置中进行检测和分析。然而,由于通讯电缆一次所能检测的点数有限,而且很有可能在此期间恰好未被监测到该继电器发生故障,这造成人工排查故障非常低效,浪费人力物力并且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替代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技术方案,所述技术方案应能够降低信号故障率、简化接线、缩短故障排查时间、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一种模具总成、一种用于过渡支架的控制单元、一种过渡支架总成、一种冲压设备以及一种冲压生产线。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能够降低在冲压成型时的信号故障率、简化接线、缩短故障查找时间、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所述用于模具的控制单元包括逻辑控制器和设置在模具上的多个传感器,所述逻辑控制器与设置在模具上的多个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多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且所述逻辑控制器对所接收的检测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并且生成输出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器与冲压设备的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经由所述信号连接将所述输出信号输送到冲压设备的控制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0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