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8440.2 | 申请日: | 202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迁;龚澎湧;马建华;盛啸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适康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8;D02G3/32;D02G3/44;D02G3/04;D03D15/56;D03D15/47;D03D15/37;D03D15/283;D03D15/217;B32B9/02;B32B9/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防勾纱 弹力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顶部设置有面层,面层由弹力纱和抗菌纱纬编织造成罗纹组织,弹力纱包括芯纱,芯纱由若干莫代尔纤维和若干涤纶纤维混纺而成,芯纱外侧设置有弹力层,弹力层由若干氨纶纤维高温熔融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性:由于芯纱外侧设置有由氨纶高温熔融后形成的弹力层,氨纶纤维具有极好的弹性,通过氨纶纤维对芯纱的包裹,使得弹力纱的弹性更为出色,同时由于氨纶纤维为熔融后包覆在芯纱外侧,而非长丝包缠在芯纱外侧,使得氨纶纤维不易勾丝,从而使得面料不易破损,延长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衣物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穿着的本身属性,对于衣服的舒适性、外观以及搭配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料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它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现有的服装面料弹性较差,受到拉力之后容易变形并很难恢复原状,并且容易勾丝,导致面料破损,从而大大缩短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破损的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设置有面层,所述面层由弹力纱和抗菌纱纬编织造成罗纹组织,所述弹力纱包括芯纱,所述芯纱由若干莫代尔纤维和若干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芯纱外侧设置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由若干氨纶纤维高温熔融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面层由弹力纱和抗菌纱纬编形成罗纹组织,罗纹组织的横向延展性出色,使得面层弹性较好,受拉力变形后易于恢复原状,其中,由于弹力纱包括由若干莫代尔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的芯纱,莫代尔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和保形性,从而使得弹力纱吸湿透气性和弹性出色,进而使得面层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效果,并且形状挺括,不易产生褶皱,由于芯纱外侧设置有由氨纶高温熔融后形成的弹力层,氨纶纤维具有极好的弹性,通过氨纶纤维对芯纱的包裹,使得弹力纱的弹性更为出色,同时由于氨纶纤维为熔融后包覆在芯纱外侧,而非长丝包缠在芯纱外侧,使得氨纶纤维不易勾丝,从而使得面料不易破损,延长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由若干大麻纤维和若干竹原纤维混纺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抗菌纱由若干大麻纤维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大麻纤维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较好的抑菌抗霉性,竹原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抗菌性,使得抗菌纱透气效果较好,面料更为透气舒适,并且抑菌效果出色,面料不易滋生细菌,更为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平纹组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层为平纹组织,使得基层质地坚牢,且表面光滑平整,不易磨损破裂,从而进一步延长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纱芯,所述第一纱芯由若干异形截面涤纶纤维单丝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纱芯外侧螺旋包缠有若干包覆纱,所述包覆纱由若干莱赛尔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经纱包括由若干异形截面涤纶纤维单丝加捻而成的第一纱芯,涤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保形性,使得经纱弹性较好,不易受拉断裂,由于第一纱芯外侧螺旋包缠有若干由莱赛尔纤维加捻而成的包覆纱,莱赛尔纤维具有较好的透气透湿性,且较为光滑,使得经纱表面光泽自然,手感滑润,且透气透湿性较好,面料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由棉纤维单丝、锦纶纤维单丝和铜氨纤维单丝并捻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适康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适康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8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水处理用投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刨床的排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