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8244.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5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白书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诣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采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型采血装置,包括采血针和用于发射采血针的发射装置,所述采血针设置在发射装置内,且所述采血针的针头的底部尖端插设有无菌针套,所述无菌针套由软质易刺穿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采血装置在采血针的针头底部尖端插设有无菌针套,可以保证采血针的无菌无污染,在采血时可以避免采血针的针尖位置与空气接触,从而降低疾病传播的几率,保证被釆血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血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菌型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针用于血液取样,其中,常规体检,血糖检查等都需要用到采血针,采血笔是采血针的一种,在结构上多采用机械装置,针头采用弹射装置,几乎能完全做到准确、快速、深浅适度、直线路径刺穿皮肤,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楚,使取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本解决了前两代采血针痛感强、创口大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采血笔,其内部的采血针多是直接与空气接触的,不具备无菌的要求;或者在使用时,将采血针由无菌袋或者其他无菌包装中取出,现场安装到采血笔中再进行使用;该两种操作都是的采血针刺破皮肤之前与外接环境直接接触过,因此容易吸收空气中的细菌,在进行采血过程中传播到人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菌型采血装置,该采血装置在采血针的针头的底部尖端插设有无菌针套,可以保证采血针的无菌无污染,在采血时可以避免采血针的针尖位置与空气接触,从而降低疾病传播的几率,保证被釆血人员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菌型采血装置,包括采血针和用于发射采血针的发射装置,所述采血针设置在发射装置内,且所述采血针的针头的底部尖端插设有无菌针套,所述无菌针套由软质易刺穿的材料制成。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无菌针套可以将采血针的针头的采血尖端进行覆盖,从而保证采血针的无菌无污染,在采血时可以避免采血针的针尖位置与空气接触,从而降低疾病传播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无菌针套由硅胶、软橡胶、PPU或PVC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采血针包括驱动头和针头,所述针头的顶端插设固定在驱动头内,所述驱动头的两侧壁形成有限位台。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按压筒、抵持筒和升降弹簧,所述按压筒套设在抵持筒的外壁上且与抵持筒滑动连接,所述按压筒的内壁底部与抵持筒的外壁顶部卡持限位;所述驱动头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弹簧的一端,所述升降弹簧的另一端与按压筒的顶壁连接;
所述抵持筒的底壁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向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夹持爪,且所述抵持筒底壁中心处开设有出针孔,所述夹持爪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的两端设置有移动斜面,所述驱动头的限位台与第二限位台相接触进行限位从而防止采血针在升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针头和无菌针套设置于两个夹持爪之间的中心位置且与出针孔正对设置;
所述按压筒的顶壁向内还设置有4个限位板,4个限位板沿顶壁的横向中轴线和纵向中轴线均对称设置,从而形成两组相对设置的固定腔,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对接斜面,四个所述对接斜面设置于四个移动斜面的上侧且与四个移动斜面一一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菌针套为圆柱形,且其直径大于所述出针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筒的顶壁中心处向内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驱动头包括顶部的导向头和底部的限位头,所述升降弹簧的顶端套设在定位柱的外侧且与按压筒的顶壁连接,所述升降弹簧的底端套设在导向头的外侧且与限位头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头的限位头的形状与固定腔相匹配且插设在该固定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导板,所述抵持筒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凹槽,所述移动导板设置于移动凹槽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诣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诣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8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