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7207.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俞琼;吕封余;胡威;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四方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郑汝珍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高速 动态 轴重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包括:框体,设置在路面基坑内部用于增加混凝土基础抗压强度的架体;承重梁,布设在框体上且与框体连接为一体,用于实现高速动态称重的连接承重体;若干独立输出信号的称重台,沿车辆前进方向呈阵列式布置在承重梁上实现高速动态称重的称重主体,呈阵列式布置的若干称重台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隔;若干称重台通过间隔形成等效的长台面协同称量主体;所述的承重梁动态调整并实现若干称重台处于同一平面度上。该轴重秤,将称重台呈阵列式布设,若干称重台相互之间又通过设置间隔形成等效的长台面协同称量,保证了车辆的轴组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效克服了车辆因路面不平引起的轴重受力变化,称量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治理车辆超载、保护公路桥梁安全以及减少交通事故,需要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载荷进行称重检测。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20年4月10日,公告号:CN210293410U)公开了一种高速动态轴重秤,将应变梁与承载器一体化安装,无需限位装置,可以很好地适应车辆高速行驶的要求。
但是这类轴重秤对路面平整度有很高要求,当因各种因素造成路面不平整时,会造成高速行驶的车辆剧烈跳动,从而造成误差超差。另外这类轴重秤由于缺乏冗余度,对可疑称量数据难以深入研判其置信度,给执法带来一定困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能够有效降低由于路面不平整带来的称重误差,大幅度提高高速称重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用户对动态称重结果的置信度研判。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包括:
框体,设置在路面基坑内部用于增加混凝土基础抗压强度的架体;
承重梁,布设在框体上且与框体连接为一体,用于实现高速动态称重的连接承重体;
若干独立输出信号的称重台,沿车辆前进方向呈阵列式布置在承重梁上实现高速动态称重的称重主体,呈阵列式布置的若干称重台相互之间设置有间隔;若干称重台通过间隔形成等效的长台面协同称量主体;
其中,所述的承重梁动态调整并实现若干称重台处于同一平面度上。
该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通过合理设置多个称重台,将称重台呈阵列式布设,并且在称重台的下方布设有承重梁,能够保证若干称重台处于同一平面度上,实现高速动态称重,每个称重台都能够独立输出信号,同时,若干称重台相互之间又通过设置间隔形成等效的长台面协同称量,也保证了车辆的轴组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效克服了车辆因路面不平引起的轴重受力变化,称量准确度获得了显著提升。另外,由于多组称量台能独立给出称重数据,互为冗余,既大大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也为称量结果的置信度判决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高速车辆通过轴重秤体时,轴重秤体不会偏移,可有效减小轴重秤体偏移、振动产生的分力,有利于提高计量精度。而且该阵列式高速动态轴重秤,结构设计合理,将称重台、承重梁与一框体连接为一体,相互之间无活动间隙,大大简化了称重台的传力结构,无需另行设置轴重秤体的水平限位装置,也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几个秤重台在一个平面上,有利于提高计量精度。运行可靠,维修率低,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重梁沿车辆前进方向布设在车轮及车辆重心所处的位置,所述的称重台跨设在承重梁上且与承重梁垂直交叉设置。称重台横跨在承重梁上,这样的设计结构,在高速车辆通过轴重秤体时,轴重秤体不会偏移,可有效减小轴重秤体偏移、振动产生的分力,有利于提高计量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称重台包括框架、称重台面、应变梁和若干装配式称重传感器。作为第一种优先,每组称重台主要由框架、称重台面、应变梁以及功能上与应变计等效的若干装配式称重传感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四方称重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四方称重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7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