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研究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3534.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元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元晶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和平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遗传性 息肉 病性结 直肠癌 家系 研究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研究用取样装置,包括外筒以及插装在外筒内且与外筒滑动配合的压杆,所述压杆向上伸出外筒的顶端设有压柄,在压柄与外筒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位件;所述压杆向下伸出外筒的底端铰接有两取样爪,每一取样爪与外筒间均设有弹性恢复件,所述取样爪内侧均设有凹腔,两取样爪闭合后,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的储样腔体。本发明创造取样操作简便,取样后,本取样装置还可作为样本临时存放装置,简化了操作程序,同时,借助支撑基础可以竖直放置本取样装置,占用空间小,有利于试验研究时工作台面空间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管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研究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临床实践中,结直肠癌患病的高危人群即为一级亲属中患者结直肠癌的人群,这种家族聚集性现象提示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因此,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目前仍然缺乏确定的临床分子诊断标准,同时在DNA错配修复基因检测中发现在不同人种、不同地区突变基因和突变位点差异很大,部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并不存在MMR基因的点突变,而是大片段的缺失或复制。通过研究病征家系特点、临床特点,并筛选出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以及更加快速准确全面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会收集一定数量的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样本,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家族史等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但现有的取样装置大多采用小口径吸管吸附样本,并将样本置入试管内暂存,不仅操作效率低,同时,吸管容易堵塞,造成取样失败或是使用时的不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取样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研究用取样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研究用取样装置,包括外筒以及插装在外筒内且与外筒滑动配合的压杆,所述压杆向上伸出外筒的顶端设有压柄,在压柄与外筒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回位件;所述压杆向下伸出外筒的底端铰接有两取样爪,每一取样爪与外筒间均设有弹性恢复件,所述取样爪内侧均设有凹腔,两取样爪闭合后,在二者之间形成封闭的储样腔体;所述外筒下部安装有支撑基础,所述支撑基础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表面设有护筒和支撑座,且支撑座处于护筒内部,护筒套装在外筒底部,支撑座上端设有凹槽,该凹槽形状与两所述取样爪闭合后的下半部分外形吻合。
进一步,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路或防滑颗粒。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布置在护筒中心。
进一步,所述弹性回位件采用套装在压杆上的弹簧,该弹簧上端抵住压柄下表面,下端抵住护筒顶端。
进一步,弹性恢复件采用压簧,压簧一端固定在外筒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取样爪外侧面,对取样爪形成用于闭合动作的压紧作用力。
进一步,取样爪外侧设有连接环,所述压簧下端固定在连接环上。
进一步,所述基座下表面的接地面积为护筒横截面积的1.5-2.5倍。
进一步,所述外筒外表面设有标签固定位。
进一步,所述标签固定位包括用于放置标签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外侧设有透明标签袋。
进一步,所述压柄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或防滑颗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取样操作简便,取样后,本取样装置还可作为样本临时存放装置,简化了操作程序,同时,借助支撑基础可以竖直放置本取样装置,占用空间小,有利于试验研究时工作台面空间的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元晶,未经胡元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3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双排链轮的单挂双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