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co-iGDM技术的紧凑型膜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10402.2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廖乃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莱智慧水务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61/18;B01D61/16 |
代理公司: | 南通锦惠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4 | 代理人: | 钱靓 |
地址: | 226321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co igdm 技术 紧凑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Eco‑iGDM技术的紧凑型膜池结构,包括外膜池和内膜池,外膜池环绕于内膜池外部设置,外膜池由调节水池和微絮凝池组成,调节水池侧壁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调节水池和微絮凝池的连接处由挡板阻隔,挡板上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微絮凝池内侧壁上部开设有通向内膜池的第二出水口,微絮凝池上部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微絮凝池底部设有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并且连接有第二排污口,内膜池内设有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上部设有反洗装置,反洗装置通过与清洗水箱连接,超滤膜组件底部设有产水口,产水口通向供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对膜池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使膜池整体占地面积小,投资要求低,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co-iGDM技术的紧凑型膜池结构。
背景技术
Eco-iGDM设备以浸没式超滤膜为核心处理工艺,将膜池、管路、阀门、自控、云平台集成于一体,设备上预留有外围管道的接口,设备到达现场后,只需与外围管路如进水管、供水管、排污管连接,再对系统进行调试后即可完成通水,安装简单,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具有施工周期短的特点。系统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物联网云平台远程监控,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广泛应用于村镇中小型供水厂。
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细菌、病毒、藻类、红虫、幼卵等的去除率高达99.99%,常用的超滤膜柱有管式、中空纤维、板框式和卷式等,目前市政供水中通常采用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超滤膜又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在实际应用中,超滤膜组件包括柱状膜和浸没式膜两种形态,其中柱状膜是指将膜元件收装在容器里。柱状膜一般用泵向容器内部压入待过滤水,可以承受的压力较高。柱状膜既可以是内压式,也可以是外压式;浸没式超滤膜是指将中空纤维膜浸入水槽或水池中,依靠前后的水位差或者抽吸泵进行过滤的一种膜形式,浸没式膜都属于外压式。
现有的浸没式膜池过滤系统由于装填空间大占地面积大,投资要求高并且相对能耗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紧凑式的膜池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提供一种通过对膜池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使膜池整体占地面积小,投资要求低,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的紧凑型膜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Eco-iGDM技术的紧凑型膜池结构,包括外膜池和内膜池,外膜池环绕于内膜池外部设置,外膜池由调节水池和微絮凝池组成,调节水池侧壁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调节水池和微絮凝池的连接处由挡板阻隔,挡板上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微絮凝池内侧壁上部开设有通向内膜池的第二出水口,微絮凝池上部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微絮凝池底部设有搅拌装置和排泥装置并且排泥装置连接有第二排污口,内膜池内设有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上部设有反洗装置,反洗装置通过管道与清洗水箱连接,超滤膜组件底部设有产水口,产水口通向供水装置。
优选的是,内膜池的内侧壁设有低于第二出水口高度的第一溢流口,微絮凝池的内侧壁设有低于第一出水口的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流口与第二溢流口均与第二排污口连通。
优选的是,排泥装置为多个排污槽,排污槽内底面呈斜坡状,均与第二排污口连接。
优选的是,内膜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充气泵连接。
优选的是,内膜池上部设有药液投放泵,药液投放泵用于存放低浓度药剂。
优选的是,外膜池外部设有膜箱,膜箱安装于集成式外箱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莱智慧水务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莱智慧水务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10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固定的汽车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雨抗风揭的钢结构建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