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输液港防刺伤拔针自动按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9622.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0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B17/12;A61F15/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陆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输液 刺伤 自动 按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输液港防刺伤拔针自动按压器,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台、限制架、拔针装置、控制装置和敷药装置,所述限制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台的顶部,所述控制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一侧,所述拔针装置活动安装在支撑台的内部,所述控制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拔针装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拔针的过程中对蝶翼针进行固定,避免因常规拔针技术手指固定港座拔针的时候因为惯性而导致针扎到操作人员的手,将拔针器固定在蝶翼针上面,对病人和操作人员同时进行保护,解决敷料的问题,快速稳定的使用敷料对穿刺点进行覆盖,对粘在皮肤上之后的敷料进行按压,减少穿刺点的出血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按压器,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输液港防刺伤拔针自动按压器。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新的埋于皮下的密闭式静脉输液工具,其操作简便病人舒适,便于洗澡及游泳并不影响外观和自身形象,同时不需要频繁冲管与导管维护,不需要频繁穿刺,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而且减少了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静脉穿刺的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产生损伤,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对使用非防刺伤输液港针在进行拔针时存在容易误伤到操作人员的问题,拔针时候因为惯性而导致针很容易扎到操作人员的手,应用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在拔除时引起针刺伤的护士基本在使用输液港的各家医院均发生过;
2、在输液港拔完针之后需要进行敷料覆盖,一般敷料都是由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的,需要按压止血后,进行敷料覆盖,等待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输液港防刺伤拔针自动按压器,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在拔针过程中对蝶翼针进行固定的效果,解决拔针由于惯性导致误伤到操作人员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穿刺点按压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准确的对穿刺点进行敷料覆盖后自动按压,减少出血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疗输液港防刺伤拔针自动按压器,包括支撑台、限制架、拔针装置、控制装置和敷药装置,所述限制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台的顶部,所述控制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一侧,所述拔针装置活动安装在支撑台的内部,所述控制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拔针装置的一端,所述敷药装置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撑台的另一侧,所述拔针装置包括内拔针器、外按压壳和卡接台,所述内拔针器的外壁活动连接在外按压壳的内壁上,所述外按压壳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内拔针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接台,所述卡接台的内部开设有限制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拔针装置包括调整杆、拔针杆和按压杆,所述调整杆的内侧安装有卡接头,所述调整杆之间相互卡接,所述调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内拔针器的顶部,所述拔针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拔针器的外壁上,所述拔针杆的底部搭接在支撑台的顶部,所述拔针杆贯穿限制架,所述按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按压壳的外壁上,所述按压杆贯穿支撑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控制按钮、底座、调节层、伸缩杆和支撑杆,所述控制按钮、底座、调节层、伸缩杆均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层,所述控制按钮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调节层的内部,所述控制按钮的底部活动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层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支撑杆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敷药装置包括盛放台、定位导杆和转板,所述盛放台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导杆,所述定位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盛放台的外壁上,所述转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活动连接在盛放台的内部,所述转板与转板之间开设有按压口,所述转板的表面上进行防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9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溶栓臂带
- 下一篇:一种LED用分光机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