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路控制阀室结构及车辆座椅的气动按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9541.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张金秋;马凯;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B60N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施艳荣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结构 车辆 座椅 气动 按摩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路控制阀室结构及车辆座椅的气动按摩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阀体与所述气管路之间的气动口和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阀体与外界大气连通处的泄气口;所述气动口与所述泄气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微细孔变径结构。本申请将气动口作为气路控制阀体与气管路连通的气路结构,将泄气口作为气路控制阀体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气路结构,在气动口或泄气口处设计至少一个微细孔变径结构,改变其管路孔径,抑制气动腔体充气时气流流量,从而避免气路接口处产生共振、喘振,有效降低噪音,实现静音充气效果;或同时使用多孔隙透气阻尼体与微细孔变径结构,改变气动口、泄气口处的管路孔径,抑制气动腔体充气时的气流流量,实现静音充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气动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路控制阀室结构及车辆座椅的气动按摩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的气动按摩系统,由气源体、气路控制阀组、按摩气囊体组,连接控制阀组与按摩气囊体之间的气管路组构成。安装在座椅内部的多个按摩气囊体,即气动部件,组成的阵列排布。通过对座椅乘员进行程序性的囊体气动挤压,起到身体按摩的作用。每一路按摩气囊体(一个及一个以上),经气管路与气路控制阀构成一个气动路由。多个气动路由,构成座椅的气动按摩系统。
气路控制阀组为两位三通阀体(可以是电磁线圈构成的电磁作动阀,也可以是SMA记忆合金体作动阀),对按摩气囊体进行充气和排气。对按摩气囊体进行充气时,气源体的高速气流,通过按摩阀体的内部空腔(由阀体进气口)进入阀室,并通过阀体的气动口,输出至气管路和按摩气囊体,此时,高速气流极易在阀体的内部空腔及气动口,产生气动共振和噪音;并且,当按摩气囊体进行泄气时,气流经相反的流向,空气经气动口回流阀室内,再经由控制阀的泄气口,向外(大气)排出空气,此时,也会产生气动共振和噪音。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毡垫类包覆物和消音护套覆盖气控阀组的壳体,实现封闭和隔绝噪音的效果。
但是,上述降噪方式仍存在消音效果差,体积大,不便进行空间布置的缺点;因此,现有的阀室结构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有效抑制按摩气囊体充气时的气流流量,避免气路连接口发生共振、喘振,降低气动噪音,实现静音充气效果,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气路控制阀室结构及车辆座椅的气动按摩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路控制阀室结构,包括:阀控制作动体、进气口、气路控制阀体和通过气管路与所述气路控制阀体连通的气动腔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阀体与所述气管路之间的至少一个气动口和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阀体与外界大气连通处的泄气口;所述阀控制作动体动作,使得所述进气口、所述气动腔体与所述气动口气路连通,充气通道导通,此时所述泄气口关闭;或者所述控制阀体动作,使得所述泄气口、所述气动腔体与所述气动口气路连通,泄气通道导通,此时所述进气口关闭;所述气动口和/或所述泄气口设置有至少一个微细孔变径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细孔变径结构为过渡通孔结构或者增设嵌入件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动口或者所述泄气口的空旷管径处及所连接的气管内径的截面积是所述微细孔变径结构的管路截面积的至少6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细孔变径结构的有效流道的截面积部为小于或者等于0.3平方毫米,且其有效长度为0.5毫米至3.0毫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动口和/或所述泄气口设置有多孔隙透气阻尼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泄气口的端部设置有溢流扩散区,且其有效截面积是微细孔变径结构的有效截面积的至少5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扩散区的末端设置有消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9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称性包胶型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