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9538.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4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赛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B02C23/02;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料 资源 化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有球磨仓,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球磨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球磨仓的内腔横向设置有两个过滤网,底部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装置技术领域。该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通过设置盖板可带动密封垫卡入进料口的内部,当球磨仓对废料进行球磨时,盖板带动密封垫对进料口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散开,避免了对废料进行破碎过程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环境的同时灰尘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废料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的建筑废料在回收时通常采用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对废料进行进一步粉碎,已便于后续回收。
现有的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大多数不具备密封结构,导致在对废料进行破碎过程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环境的同时灰尘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解决了由于大多数不具备密封结构,导致在对废料进行破碎过程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有球磨仓,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球磨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球磨仓的内腔横向设置有两个过滤网,底部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球磨仓的内壁面且位于所述收集箱的顶部横向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球磨仓顶部的两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球磨仓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可转动地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相适配的密封垫,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球磨仓内部的顶端开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的内部可滑动地横向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弹簧腔的内壁面之间可伸缩地竖向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盖板之间竖向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球磨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球磨仓底部的两侧均横向设置有滑动板,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板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密封垫的外圈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球磨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外圈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球磨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牵引绳相接触的转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块。
进一步地,所述球磨仓的正面且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位置设置有取料门,所述取料门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球磨仓的背面且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位置设置有检修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建筑废料资源化用球磨装置,通过设置盖板可带动密封垫卡入进料口的内部,当球磨仓对废料进行球磨时,盖板带动密封垫对进料口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散开,避免了对废料进行破碎过程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环境的同时灰尘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通过设置支撑弹簧可对移动板进行支撑,当移动板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支撑弹簧进行收缩的同时产生弹力,随后移动板通过牵引绳带动盖板进行打开,可进行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9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电木注塑模具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溶栓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