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壳长电芯组及电池模组和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7513.8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曲凡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7 | 分类号: | H01M50/507;H01M50/209;H01M50/249;H01M50/29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曹芸丽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壳长电芯组 电池 模组 电动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壳长电芯组,包括叠置于一起的多个电芯,还包括多个汇流排;各电芯的极柱分置于两端,且各电芯的位于同一侧的极柱沿方壳长电芯组的叠置方向上下交错布置;汇流排包括与其一电芯相连的正极引出排,与另一电芯相连的负极引出排,以及分设于方壳长电芯组两侧的构成各电芯之间串接的若干串接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壳长电芯组,通过使电芯的极柱分置于两端,并使电芯的位于同一侧的极柱沿方壳长电芯组的叠置方向上下交错布置,操作方便,可增大汇流排布置空间,并便于汇流排造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壳长电芯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应用该方壳长电芯组的电池模组,以及安装该电池模组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人心,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因而电池包的需求也随之大量增加。目前的电池包,为了提高储能量,一般包括依次层叠排布的多个电芯,电芯之间采用汇流排串接或并接,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
然而,受现有结构以及连接方式的影响,由层叠排布的电芯构成的电芯组,电池包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置于电芯组的两端,电气连接不方便;除此以外,汇流排布置空间小,操作不便,导致汇流排造型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方壳长电芯组,以便于汇流排布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方壳长电芯组,包括叠置于一起的多个电芯,以及多个汇流排;其中:
各所述电芯的极柱分置于两端,且各所述电芯的位于同一侧的极柱为沿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叠置方向上下交错布置;
所述汇流排包括与其一所述电芯相连的正极引出排,与另一所述电芯相连的负极引出排,以及分设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两侧的构成各所述电芯之间串接的若干串接排。
进一步的,各所述电芯两端的极柱均处于该电芯的顶部或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串接排中具有跨接排,且所述跨接排为横跨处于中间的所述电芯的端面,而形成对该中间的所述电芯两侧的所述电芯之间的串接。
进一步的,所述跨接排所串接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极柱均处于所述电芯的顶部或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为叠置的单数个,所述正极引出排和所述负极引出排位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同一端,并分置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两侧;所述串接排还具有串接端部的两个相邻电芯的邻接排,且所述正极引出排及所述负极引出排与所述邻接排分别位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两相对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为叠置的双数个,所述正极引出排和所述负极引出排位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同一端,并设置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同一侧;所述串接排还具有串接端部的两个相邻电芯的邻接排,且所述正极引出排及所述负极引出排与所述邻接排分别位于所述方壳长电芯组的两相对端。
进一步的,于至少部分所述串接排上构造有变形吸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吸能结构为构造于所述串接排上的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为构造于所述串接排上的至少两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壳长电芯组,通过使电芯的极柱分置于两端,并使电芯的位于同一侧的极柱沿方壳长电芯组的叠置方向上下交错布置,操作方便,且可增大汇流排布置空间,并便于汇流排造型,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此外,电芯两端的极柱均处于该电芯的顶部或底部,便于汇流排连接。而跨接排横跨中间的电芯的端面,可增大布置空间,而便于跨接排造型,如可设置变形吸能结构,而提高跨接排与极柱连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7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仿真实训沙盘
- 下一篇:一种胶体防灭火材料流动特性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