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恒温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4311.8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涵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涵永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邱国栋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聊城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恒温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恒温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单元、检测单元和执行单元,电源输入端单元为整个恒温控制电路提供电能,检测单元产生一个与被控对象温度成相关变化的电阻值提供给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根据检测单元提供的变化的电阻值控制电容的充放电速度,通过电源输入端单元、检测单元和执行单元之间的配合,当检测温度大于热敏电阻电阻值突变值时,执行单元控制双向可控硅关闭,使电加热元件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被控对象保持恒温的目的本方案无主控芯片、无需程序控制、无主控芯片电源电路、易于设计、体积小和低成本,可广泛用于现代工艺和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恒温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恒温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单元、主控单元和执行单元等组成。电源单元为整个电路提供电能,检测单元一般为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将目标物体的实时温度反馈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将检测单元反馈的温度信号识别后,根据内部控制器芯片内部写好的程序,计算出不同的控制信号,执行单元一般就是由功率放大器和电加热单元组成,发热电阻根据电压的变化输出不同的功率从而实现温度保持恒定。此种控制温度的方式需要用主控芯片来控制,主控芯片的使用增加了电路的硬件数量和成本,主控芯片内需要设计软件程序,增加了电路的设计难度和软件成本,主控芯片一般需要+5V的工作电压,需要专门设计电源电路供给主控芯片使用,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易于设计、器件少、小体积和低成本的恒温控制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低成本恒温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低成本恒温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单元、检测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电源输入端单元为整个恒温控制电路提供电能;
所述检测单元产生一个与被控对象温度成相关变化的电阻值提供给所述执行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提供的变化的电阻值控制电容的充放电速度,每半个电源周期内,电容充电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双向触发二极管导通,双向触发二极管导通后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电容充电速度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程度,再通过双向可控硅实时调整电发热元件的工作电压。当被控对象温度达到热敏电阻电阻值突变温度时,热敏电阻电阻值迅速增加接近无穷大,此时电容无法充电,无法触发双向触发二极管导通,电发热元件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将被控对象温度控制在热敏电阻电阻值突变温度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输入端单元为220V的交流电源单元;所述交流电源单元第一端与电发热元件第一端相连,交流电源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的A2主电极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单元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第一端与电发热元件的第二端和双向可控硅的A1主电极相连,热敏电阻第二端与限流电阻第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热敏电阻为正温度系数导电高分子材料,此类PTC 材料在一定的转变温度下,其电阻率迅速增加至一极限值,发生导体 -绝缘体的相互转变,具体电路中可根据不同的预设温度选取相应温度会发生电阻值突变的热敏电阻,从而满足不同温度的恒温控制要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执行单元包含电发热元件、双向可控硅、双向触发二极管、限流电阻和电容,电发热元件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A1 主电极和热敏电阻第一端相连,双向可控硅G门级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相连,双向触发二极管第二端与电容第二端和限流电阻的第二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输入端单元、检测单元和执行单元之间的配合,当检测温度大于热敏电阻电阻值突变值时,执行单元控制双向可控硅关闭,使电加热元件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被控对象保持恒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涵永,未经刘涵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4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特种手表
- 下一篇:一种PLC自动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