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5609.7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6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曼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F16F15/04;H01R4/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导线 过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涉及线夹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线夹在辅助工作中不具备抗震的功能,无法适应特殊的工作环境的问题。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之间安装有连接块,且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固定块内部与固定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活动腔体的内部安装有内防震环,所述内防震环的内部设置有外防震环,所述外防震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内部中心均设置有导线通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震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统称。属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它主要由联结成网的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通常把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一种配线方式,一般做法是将导线放在瓷夹中,瓷夹用木螺丝固定在木橛子上或用粘结剂固定在天棚或墙上。当导线截面为1-4mm2时,瓷夹的间距不超过700mm;当导线截面为4-10mm2时,瓷夹间距不超过800mm。与此方式配线相似的瓷瓶配线、槽板配线。
线夹是电网一次设备中非常常见的部件之一,主要承担着固定连接导线与其他一次设备(例如隔离开关)的作用。目前使用的线夹主要包括铜铝对接线夹、纯铝和铜线夹,在常用电气设备的出线端子有铜质和铝质两类,而引出线多为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故设备线夹又分为铜设备线夹和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两个系列,但是现有的线夹在辅助工作中不具备抗震的功能,无法适应特殊的工作环境;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防震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震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线夹在辅助工作中不具备抗震的功能,无法适应特殊的工作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型双导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包括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之间安装有连接块,且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固定块内部与固定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体,所述活动腔体的内部安装有内防震环,所述内防震环的内部设置有外防震环,所述外防震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内部中心均设置有导线通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中间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的外部均设置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的内部设置有缺口,所述防护环与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防震环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分别与内防震环和第一线夹焊接连接,且所述压力弹簧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外防震环通过滑动槽与内防震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防震环与防滑硅胶垫粘合连接,且所述外防震环的下端安装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下方安装有限位螺纹杆,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下端安装有螺帽,所述内防震环的内部下端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限位螺纹杆贯穿螺纹套筒和螺帽分别与螺纹套筒和螺帽螺纹连接,且所述限位螺纹杆的上端与阻隔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安装有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穿过连接块延伸至螺纹孔内部与活动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曼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曼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5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