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93277.9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1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全;李文翠;赵喆;邓志钦;陈小强;李永胜;王光辉;尹建文;程翔宇;李嘉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88;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针器,其用于掌(跖)骨髓内穿针,包括穿针手柄、套筒和导向件,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穿针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导向件相连,髓内克氏针通过所述穿针手柄进入所述套筒,并通过所述导向件进入髓腔内进行骨折的固定;该辅助穿针器可在掌(跖)骨基底部快速开口,顺利将髓内克氏针引入髓腔内固定骨折,操作方便快捷,且整体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针器。
背景技术
掌骨骨折和跖骨骨折是手足部常见的骨折,对于此种骨折,可以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髓内顺行穿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传统的克氏针顺行穿针固定,需要先用较粗的克氏针在掌(跖)骨基底部钻孔开口,再选择合适直径的克氏针穿入髓腔,在穿针过程中,因其开口很小,易造成开孔点寻找困难,增加手术时间,并且在穿针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朝向髓腔的开口倾斜,克氏针与骨质内壁产生阻碍,不易进入髓腔内,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针器,其可克服上述由于髓内针与骨壁发生摩擦而不易进入髓内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穿针器,其用于髓内穿针固定骨折,包括穿针手柄、套筒和导向件,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穿针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导向件相连,髓内克氏针通过所述穿针手柄进入所述套筒,并通过所述导向件进入髓腔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套筒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套筒成90-18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套筒成15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套筒相连处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穿针手柄包括握持部和固定部,所述握持部开设有用于握持的握持位和用于所述髓内针穿过的孔洞,所述固定部夹持所述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的直径为1-3mm,孔洞的直径为2-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对掌(跖)骨骨折进行髓内固定时,将该穿针器的导向件插入患者掌(跖)骨基底部,使其进入髓腔内,髓内克氏针通过该套筒引导进入掌(跖)骨髓腔内进行固定,使用该穿针器操作方便快捷,且髓腔开口定位准确,不需开口后寻找开口位置,缩短了手术时间,且通过该导向件能对髓内克氏针进行折弯变向,避免与掌(跖)骨骨壁发生摩擦,便于顺利进入髓腔内进行骨折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针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针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3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固定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术体位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