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制梁的喷淋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0166.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元;魏平;李多财;李强强;杨文文;陈志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 预制 喷淋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制梁的喷淋养护装置,包括:位于预制梁长度方向两侧的U形安装框,每个U形安装框的开口将对应侧的预制梁包围;每个U形安装框均为空心结构,且内部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通过水泵连通有蓄水池;U形安装框开口的两平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且第一喷头的喷洒方向朝向对应侧的预制梁的表面;U形安装框中与两平行侧面相垂直的侧面上设置有朝向对应侧预制梁端部的第二喷头;U形安装框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喷头,且第三喷头与预制梁的顶面平行;第一喷头、第二喷头以及第三喷头分别与输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人工,且可对预制梁达到全方位的喷淋养护,养护效果好以及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梁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制梁的喷淋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也日益增多,进而大大的增加了预制梁的使用量;为节省和降低施工成本,预制梁最好在施工现场附近进行预制,预制梁质量的好坏对设施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预制梁的质量成为工程的重中之重。
混凝土强度是评定预制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强度不仅与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有关,也与混凝土的养护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且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化作用因失水不能充分进行,从而引起晶体结构松弛,强度降低,因此,在预制梁浇筑完成后,都会尽快给予预制梁洒水保湿养护。
目前,多采用人工对预制梁进行喷淋养护,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预制梁尺寸较大,存在养护不到位和不彻底的问题,进而导致养护效果较差,使得预制梁常常未处于湿润状态,极易出现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现象,致使预制梁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2)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预制梁的养护效果以及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预制梁养护采用人工所存在的养护效果差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采用人工,且可对预制梁达到全方位的喷淋养护,养护效果好以及效率高的喷淋养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制梁的喷淋养护装置,包括:位于预制梁长度方向两侧的U形安装框,其中,每个所述U形安装框的开口将对应侧的所述预制梁包围;
每个所述U形安装框均为空心结构,且内部设置有输水管,其中,所述输水管通过水泵连通有蓄水池;
所述U形安装框开口的两平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且所述第一喷头的喷洒方向朝向对应侧的所述预制梁的表面;
所述U形安装框中与两平行侧面相垂直的侧面上设置有朝向对应侧所述预制梁端部的第二喷头;
所述U形安装框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喷头,且所述第三喷头与所述预制梁的顶面平行;
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以及所述第三喷头分别与所述输水管连通。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制梁的两侧设置U形安装框,并将其对应侧的预制梁包围,从而便于对开口内的预制梁进行喷淋;同时,U形安装框上设置有与输水管连通的第一喷头、第二喷头以及第三喷头,其中,第一喷头能够覆盖预制梁的顶面两侧以及底面两侧区域,第二喷头能够覆盖预制梁的端部区域,而第三喷头则能覆盖预制梁的顶面中间区域以及下部区域;因此,通过位于两侧的U形安装框上的三种喷头,可将预制梁从上至下全部覆盖,从而避免人工喷淋所存在的养护不彻底和不到位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泵、输水管和喷头实现喷淋,而无需使用工人,所以,可大大提高养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0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