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烫用的茶碗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4740.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益汇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10 | 分类号: | A47J4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烫用 茶碗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烫用的茶碗提取装置,包括提把与第一提茶杆,提把顶部与提茶杆固定连接,提茶杆上端呈一个U字形,提把表面设有按钮杆,按钮杆底部连接有第二提茶杆,第二提茶杆上端呈一个U字形;该结构新颖合理,它为一种茶碗提取装置,可以通过提取装置将茶碗提起进行倒茶,防止因直接拿取茶碗倒茶而被烫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烫用的茶碗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茶碗,顾名思义,喝茶的碗也,这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价值最高、是最为考究的一种,甚至被作为所有茶道具的代称,当我们用茶碗泡茶时,直接用时拿起茶碗倒茶,手容易被烫到,对此颇为麻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深入研究,遂得本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用的茶碗提取装置,它为一种茶碗提取装置,可以通过提取装置将茶碗提起进行倒茶,防止因直接拿取茶碗倒茶而被烫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烫用的茶碗提取装置,包括提把与第一提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顶部与提茶杆固定连接,所述提茶杆上端呈一个U字形,所述提把表面设有按钮杆,所述按钮杆底部连接有第二提茶杆,所述第二提茶杆上端呈一个U字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提茶杆表面连接有茶叶过滤片,所述茶叶过滤片右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茶叶过滤片通过连接杆右端与第一提茶杆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茶叶过滤片右侧设有扣槽,所述连接杆左端设有扣杆,所述茶叶过滤片通过扣槽与连接杆左端的扣杆倒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提把上表面设有一个卡槽,所述按钮杆包括按钮头与推块,所述推块顶部的两端均设有弹簧并通过弹簧与提把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块顶部通过连杆与按钮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块底部与第二提茶杆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钮头底部嵌在卡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烫用的茶碗提取装置,在使用时,先按下按钮头,使按钮头推动连杆并向卡槽内移动,这时连杆会推动推块并拉伸弹簧,而推块会带动第二提茶杆向下移动,可以根据茶碗的大小,通过第一提茶杆与第二提茶杆将茶碗夹住,最后松开按钮头,弹簧复位将茶碗夹具,从而可以将茶碗夹住提起,反之再次按下按钮头即可将茶碗松开,另一方面茶叶过滤片是通过连接杆右端与第一提茶杆表面固定连接,因此便于进行拆卸清洗;该设计它为一种茶碗提取装置,可以通过提取装置将茶碗提起进行倒茶,防止因直接拿取茶碗倒茶而被烫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杆、提把、第二提茶杆三者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过滤片与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提把-1、第一提茶杆-2、第二提茶杆-3、茶叶过滤片-4、按钮杆-5、卡槽-11、连接杆-41、扣槽-42、扣杆-411、按钮头-51、推块-52、弹簧-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益汇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益汇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4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