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扇叶及电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6868.9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填;黄宝钗;梁英;王生意;程允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吉星家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34;F04D29/32;F04D29/66;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22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电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扇叶及电风扇,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和切风沿,叶片主体倾斜设置,叶片主体的下边沿为进风沿,叶片主体的上边沿为出风沿,叶片主体具有叶根,叶根设于进风沿与出风沿之间,以叶根位于叶片主体的位置为内侧,叶片主体的外侧设有外沿,外沿从进风沿的外端延伸至出风沿的外端;进风沿处的进风角为3~8度,出风沿处的出风角为13~18度,叶片主体从进风沿至出风沿呈弧形过渡;切风沿设于出风沿的上侧,切风沿与出风沿弧形过渡,切风沿处的切风角为45~70度。扇叶包括轮毂和多个叶片。电风扇包括电风扇主体和扇叶。通过将叶片主体的倾斜角度设置成较小,减少了风阻力,降低电风扇的电机的负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片、扇叶及电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的扇叶一般包括多个叶片,现有风扇的扇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叶片沿着迎风面整段为圆弧面,切风时整个迎风面都会受到较大阻力,然而,比较有效的送风作用面为迎风面与风接触的最后面那段区域,其他区域只会增加阻力、不能形成向外输出有效的风;因此,迎风面整段为圆弧面的结构平白对电机造成了较大负载,增加了能耗且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和切风沿,所述叶片主体倾斜设置,所述叶片主体的下边沿为进风沿,所述叶片主体的上边沿为出风沿,所述叶片主体具有叶根,所述叶根设于所述进风沿与所述出风沿之间,以所述叶根位于所述叶片主体的位置为内侧,所述叶片主体的外侧设有外沿,所述外沿从所述进风沿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出风沿的外端;所述进风沿处的进风角为3~8度,所述出风沿处的出风角为13~18度,所述叶片主体从所述进风沿至所述出风沿呈弧形过渡;所述切风沿设于所述出风沿的上侧,所述切风沿与所述出风沿弧形过渡,所述切风沿处的切风角为45~7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叶片主体的倾斜角度设置成较小,而且进风沿与出风沿之间圆弧过渡、出风沿与切风沿之间圆弧过渡,减少了风阻力,降低电风扇的电机的负载;同时,切风沿的倾斜角度设置成较大,送风的距离更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风沿从所述叶根延伸至所述外沿。这样切风沿处的切风面的面积较大,增加了风扇运转过程中有效叶片切风面积,送出的风面积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主体为金属件,所述叶片主体与所述切风沿为一体成型构件。通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叶片,增加了叶片的强度,能避免叶片在高速运转过程容易造成叶片变形导致风量下降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沿与所述进风沿的间距称为所述叶片主体的宽度,所述出风沿从所述叶根直线延伸至所述外沿,所述进风沿从所述叶根弧线延伸至所述外沿,所述叶片主体的宽度从所述叶根至所述外沿逐渐增大。较为容易变形的外沿处设置成宽度较大,增大了结构强度,使整个叶片的结构强度较大,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主体上设有呈弧形延伸的凹槽,所述外沿与所述进风沿的夹角处称为第一区域,所述叶根与所述出风沿的夹角处称为第二区域,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区域弧线延伸至所述第二区域。通过设置凹槽,增加了叶片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扇叶,包括轮毂以及多个上述的叶片,所有所述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叶片的叶根与所述轮毂相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的叶片,减少了风阻力,降低电风扇的电机的负载,同时送风的距离更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的数量为三个。防止偶数叶片在旋转时产生共振,造成损坏;数量适中,便于生产,经济效益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上设有多个叶托,所述叶托与所述叶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叶片的叶根与所述叶托通过铆钉连接。连接牢固,便于生产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吉星家电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吉星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6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固态制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户外广告屏支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