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单线双向通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4893.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5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唐秀康;张子恒;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04 | 分类号: | H04B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蒋学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单线 双向通信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压单线双向通信电路,MCU1包括第一使能发送端、第一串口通信发送端以及第一串口通信接收端;第一使能发送端与供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一直流高压电输入单元,第一串口通信发送端与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HS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发送单元,第一串口通信接收端与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HS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接收单元;MCU2包括第二使能发送端、第二串口通信发送端以及第二串口通信接收端;第二使能发送端与供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二直流高压电输入单元,第二串口通信发送端与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MS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信号发送单元,第二串口通信接收端与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MS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信号接收单元。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家电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电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单线双向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电器设备都需要用到通信电路,比如吸尘器,但是目前普遍采用普通的5V低压串口通信电路,该种电路抗干扰能力较弱,由于电机等负载电流变化使得吸尘器喉管内的干扰严重,容易出现信号失真,导致功能不能正常实现。相对电脑和路由器之间连接的多对双绞线甚至带屏蔽的 RJ-45专业网线,吸尘器内喉管不是专门传输通信的线路,而是螺旋管状的导线寄生电感大很多,相对来说喉管可以算是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高压单线双向通信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高压单线双向通信电路,包括两个相互进行通信的MCU1和MCU2;所述MCU1和MCU2之间通过设有的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进行通信;所述 MCU1包括第一使能发送端、第一串口通信发送端以及第一串口通信接收端;所述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包括HS端以及MS端;所述第一使能发送端与供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一直流高压电输入单元,所述第一串口通信发送端与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HS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一串口通信接收端与所述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HS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信号接收单元;所述MCU2包括第二使能发送端、第二串口通信发送端以及第二串口通信接收端;所述第二使能发送端与供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二直流高压电输入单元,所述第二串口通信发送端与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MS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第二串口通信接收端与所述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MS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信号接收单元。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直流高压电输入单元包括电阻R28、三极管Q4、电阻R5、电阻R6、电阻R1、三极管Q2、电阻R9以及电阻R11;所述电阻R2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使能发送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GND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 的另一端与直流高压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和电阻R1之间,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直流高压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HS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直流高压电输入单元包括电阻R7、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4、电阻R2、三极管Q1、电阻R8以及电阻R10;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使能发送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GND连接,所述三极管 Q3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 的另一端与直流高压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4和电阻R2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高压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高阻抗远距离通信线的MS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4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