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1601.0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赖进明;吴成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06 | 分类号: | F16B2/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圆柱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箍体,箍体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硬质凸起和多个第二硬质凸起,第一硬质凸起相对箍体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倾斜,且第一硬质凸起的自由端的端面与箍体的内壁相互平行,第一硬质凸起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软质凸起,第一软质凸起呈尖齿状;第二硬质凸起相对箍体的内壁沿第二方向倾斜,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向,第二硬质凸起的自由端的端面与箍体的内壁相互平行,第二硬质凸起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软质凸起,第二软质凸起呈尖齿状。此种抱箍能紧密贴合圆柱体的外表面,有效防止打滑,并且不会压溃圆柱体,也不会划伤圆柱体的外表面,避免对圆柱体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
背景技术
抱箍是用一种材料抱紧另外一种材料的紧固件,在电力设施架设或测试的过程中,例如测试IEC母头的扭力时,经常需要使用到抱箍。现有技术中的抱箍包括两个箍体,两个箍体扣在一起,配合锁紧圆柱体,但在施力的过程中,抱箍容易在圆柱体上打滑,从而无法达到抱紧锁死圆柱体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当然,一些厂家会在箍体的内壁上阵列设置一系列的凸起,以增加箍体和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但是此种结构下,抱箍与圆柱体接触的每一个位置上受到的力相对其受力点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多个力叠加之下,抱箍有朝向该方向运动的趋势,仍然会存在打滑的风险,并且凸起还会划伤圆柱体的外表面,有时候甚至会压溃圆柱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能够有效地抱紧锁死圆柱体,减小安全隐患,并且不会对圆柱体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箍体,所述箍体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硬质凸起和多个第二硬质凸起,所述第一硬质凸起相对所述箍体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硬质凸起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箍体的内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硬质凸起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软质凸起,所述第一软质凸起呈尖齿状;所述第二硬质凸起相对所述箍体的内壁沿第二方向倾斜,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向,所述第二硬质凸起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箍体的内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硬质凸起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软质凸起,所述第二软质凸起呈尖齿状。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硬质凸起和所述第二硬质凸起相互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箍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分布。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硬质凸起和所述第二硬质凸起相互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箍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分布。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硬质凸起与所述第二硬质凸起相对于所述箍体的内壁高度平齐。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软质凸起与所述第二软质凸起相对于所述箍体的内壁高度平齐。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硬质凸起和所述第二硬质凸起均为棱台状结构。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硬质凸起和所述第二硬质凸起均为圆台状结构。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箍体的两端均设有安装耳。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两个所述箍体上同一端的所述安装耳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
上述的带有内齿的圆柱固定抱箍,所述第一软质凸起和所述第二软质凸起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1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