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6496.1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卫万东;陈县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九元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H05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盘成第一碗状结构;金属散热管,所述金属散热管盘成第二碗状结构,且嵌入所述电加热丝的第一碗状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同时设置有加热部件和散热部件,适用于需要多个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的合成反应,散热部件可使加热容器内的反应物迅速降温,极大地缩短了降温过程,从而提高合成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在做有些领域的合成反应时需要将原料加热100℃以上熔融混合,然后再降温加入其他原料进行反应,有时一个合成反应设计有数个升温和降温过程。现有的实验室加热设备一般为数显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的内胆的形状与实验用的圆底烧瓶相契合。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原理是利用电加热丝通电加热,电流从电热丝的一端接入流向另一端,电加热丝电阻较大电流流过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加热烧瓶内原料的效果。
现有的数显加热装置的内胆与烧瓶紧密契合,在加热时传热非常有效保温效果也十分显著,但是在合成反应中往往需要降温再加入物料,有时一个合成反应需要数次的降温过程。在遇到需要降温的步骤时,加热内胆和烧瓶紧密契合的状态会导致散热缓慢,降温20~50℃往往需要20~60分钟,影响了合成反应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实用新型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装置设置有加热部件和散热部件,散热部件极大地缩短了降温过程,从而提高合成的效率,适用于需要多个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的合成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
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盘成第一碗状结构;
金属散热管,所述金属散热管盘成第二碗状结构,且嵌入所述电加热丝的第一碗状结构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金属散热管与所述电加热丝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电加热丝包裹有玻璃纤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金属散热管螺旋盘成第二碗状结构,所述金属散热管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碗状结构的底部,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碗状结构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金属散热管迂回盘成第二碗状结构,所述金属散热管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碗状结构的上部的一侧,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碗状结构的上部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金属散热管为铜管或者不锈钢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金属散热管为中空结构,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内径在2mm至2.5mm之间;和/或金属散热管的外径在2.5mm至3m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电加热丝和所述金属散热管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抵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支撑框架为半球形,且半球形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半径在5cm至30c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支撑框架为陶瓷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PID温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PID温控器的温控模块相连接,所述PID温控器、所述继电器和所述电加热丝依次相连接,通过所述PID温控器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九元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九元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6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