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2502.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8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明;辛胜利;陈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G5/00 | 分类号: | D04G5/00;D02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摇纱机 打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纱编绞过程中打结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其包含与摇纱机锭数相同的拢线装置、剪断装置及成结装置,所述拢线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带有“V”形开口的拢线部件,拢线部件运动时将能拢到的纱线集成束,所述剪断装置包含剪刀及剪刀驱动部件,所述成结装置包含成结部件、退结部件、成结驱动部件及成结导向部件,所述成结部件为具有通孔的弯头状部件,成结部件转动过程中将纱束缠绕在成结部件上至少一圈,剪断装置将纱束剪断,成结部件开口端将剪断的纱束吸入成结部件中,退结部件运动将缠绕在成结部件上的纱束由成结部件的开口端退下,形成一个结,所述打结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所述打结装置利于实现摇纱扎绞时自动打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纱编绞过程中打结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其包含与摇纱机锭数相同的拢线装置、剪断装置及成结装置,所述拢线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带有“V”形开口的拢线部件,拢线部件运动时将能拢到的纱线集成束,所述剪断装置包含剪刀及剪刀驱动部件,所述成结装置包含成结部件、退结部件、成结驱动部件及成结导向部件,所述成结部件为具有通孔的弯头状部件,成结部件转动过程中将纱束缠绕在成结部件上至少一圈,剪断装置将纱束剪断,成结部件开口端将剪断的纱束吸入成结部件中,退结部件运动将缠绕在成结部件上的纱束由成结部件的开口端退下,形成一个结,所述打结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所述打结装置利于实现摇纱扎绞时自动打结。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经常需要将丝、细纱或股线按规定的重量或长度摇成绞纱,绞纱俗称框纱。一般情况下,把丝、细纱或股线摇成绞后,需要进行分绞(或称为编绞),以保持绞纱中的丝、细纱或股线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保持有序,便于后期绞纱退绕,为方便起见,说明书中后续将绞纱中的丝、细纱或股线统称为纱线。
目前,国内外纺织行业绞纱的分绞或编绞均采用人工的方式,人工分绞(编绞)绞纱时,操作人员一般在绞纱一周均布的3个(不排除其它数量)位置进行编绞,编绞时将绞纱束分成3束(不排除其它数量),用分绞纱绕过分开的3束形成“8”字形,并将分绞纱的首、尾打结系在一起,分绞纱可能是一根较粗的纱,也可能是多根纱,还可能使一根绳等,说明书中后续统称之位分绞纱,在每绞纱第一个编绞位置处编绞时,需要将分绞纱的首、尾两根纱线连同该绞纱的首、尾两根纱线打结在一起,第二和第三处编绞位置只将分绞纱的首、尾打结系在一起就行。人工分绞、打结的效率比较低,操作人员比较劳累,动作重复,并且容易得职业病。一般情况下,摇纱机有纱框,纱框外围分布安装有绕纱杆,至少一根绕纱杆与纱框轴之间的间距是可以调节的。
申请号为201811328448.0的专利申请“一种应用于摇纱机的扎绞线打结装置”公开了一种打结装置,但是结构较复杂。
为了能开发多锭位的自动摇纱设备,需要结构简单的打结装置用于将分绞纱的首、尾打结系在一起。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用拢线部件将分绞纱的首、尾,还可能包括绞纱的首、尾拢成一束后,通过成结部件的旋转将拢成束的纱线缠绕在旋转的成结部件上,将纱束剪断后断头会被成结部件的开口端吸入,完成打结,应用所述打结装置利于实现编绞时打结的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其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拢线装置、剪断装置及成结装置,所述拢线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带有“V”形开口的拢线部件,所述剪断装置包含剪刀及剪刀驱动部件,所述成结装置包含成结部件、退结部件、成结驱动部件及成结导向部件,所述成结部件为具有通孔的弯头管状部件,成结部件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转轴端,转轴端接至负压吸风装置,所述拢线装置、剪断装置及成结装置的数量与摇纱机锭数相同。
所述拢线部件活动安装在摇纱机机架上,拢线部件运动时能将“V”形开口所能拢到的纱线拢至“V”形开口的根部,并使拢线部件所拢纱束处于成结部件开口端能绕上的位置以及剪刀能剪到的位置。
所述剪刀驱动部件驱动剪刀动作,剪刀剪切范围涵盖拢线部件“V”形开口的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2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兽医用保定诊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摇纱机生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