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仪器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7134.6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利;钱彩凌;史凯凯;孙钰清;梁裕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杨晔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仪器 自动检测 装置 | ||
一种智能仪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箱体,外壳箱体侧壁分别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检测接口、通信接口;外壳箱体内部四角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中段固定有智能仪器自动检测系统板,定位柱顶部连接箱盖,箱盖中间设有TFT液晶屏幕模块,电源线通过电源接口为智能仪器自动检测系统板及TFT液晶屏幕模块供电;将待测仪器通过电源检测接口与试上电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通过通信接口与运行状态检测模块的输入输出通信端口连接,使装置在检测时处于带电工作状态;主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电路通断,并在TFT液晶屏幕模块上对待测仪器的实时电源故障的检测和运行状态的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对于电源故障,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造成关键器件的损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高效实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仪器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仪器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对智能仪器的上电检测需要依靠人工将多种仪器仪表组合使用,用来手动上电检测,人工上电检测不仅耗费了较多的时间,既使智能仪器出现电源故障时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也就无法做到立刻切断电源的操作,这样会造成关键器件的损害,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中国专利(公告号:202485753U,公告日:2012.10.10)公布了一种智能微波开关,利用微波波束障碍法检测料位,满足了在电石生产线的焦炭/石灰料仓的料位的检测要求,但对于智能微波开关产品的自动检测方法至今未有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仪器自动检测装置,能够自动快速检测智能仪器的电源故障,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造成关键器件的损害,实现待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高效实用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仪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箱体1,所述外壳箱体1侧壁分别设置有电源接口4、电源检测接口7、通信接口5;外壳箱体1内部四角设置有定位柱9,定位柱9中段固定有智能仪器自动检测系统板6,定位柱9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箱盖10,箱盖10中间设有TFT液晶屏幕模块3,电源线2通过电源接口4为智能仪器自动检测系统板6及TFT液晶屏幕模块3供电。
所述自动检测系统板6包括试上电检测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及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与试上电检测模块、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及TFT液晶屏幕模块3双向信号连接;试上电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电源检测接口7与待测仪器的电源输入端实现电连接;所述的运行状态检测模块的输入输出通信端口通过通信接口5与待测仪器的输入输出通信端口连接。
所述主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
所述运行状态检测模块包括USB-RS485通信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待测仪器通过电源检测接口7与试上电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通过通信接口5与运行状态检测模块的输入输出通信端口连接,使装置在检测时处于带电工作状态;主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电路通断,并在TFT液晶屏幕模块3上对待测仪器的实时电源故障的检测和运行状态的检测结果实时显示;能够自动快速检测智能仪器的电源故障,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造成关键器件的损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高效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外壳箱体1,图1(b)为箱盖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仪器自动检测系统板6各模块及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程序流程框图。
图中:1、外壳箱体,2、电源线,3、TFT液晶屏幕模块,4、电源接口,5、通信接口,6、智能仪器自动检测系统板,7、电源检测接口,8、磨砂垫片,9、定位柱,10、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7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