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1638.7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1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建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3/04 | 分类号: | B27C3/04;B27G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控 吸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包括机体、底座和吸尘装置,机体设有第一钻头;底座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第一钻头的位置相对应;底座内设有吸尘腔,吸尘腔与通孔连通;吸尘装置设于底座的一侧且与吸尘腔连通;其中,底座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机体的下方,第一钻头穿过通孔对位于底座下方的板材进行钻孔。本实用新型的通孔与吸尘腔连接以及钻孔时木屑和灰尘会沿着第一钻头往上移动,所以木屑和灰尘会进入吸尘腔内进而被吸尘装置吸走,这样的结构以实现木屑和灰尘收集同时,也实现了对第一钻头进行清洁,避免了过多的灰尘和木屑附于第一钻头上,影响第一钻头的钻孔精度和缩短第一钻头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木地板加工钻孔时,常有细小的木板碎粒蹦出来,导致工作人员身上落灰尘,进而使钻孔环境颗粒污染增大,从而使加工机器落灰严重以使机器不便于清理,导致机械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吸尘的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包括机体、底座和吸尘装置,机体设有第一钻头;底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钻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底座内设有吸尘腔,所述吸尘腔与所述通孔连通;吸尘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与所述吸尘腔连通;其中,所述底座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下方,所述第一钻头穿过所述通孔对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板材进行钻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通孔与吸尘腔连接以及钻孔时木屑和灰尘会沿着第一钻头往上移动,所以木屑和灰尘会进入吸尘腔内进而被吸尘装置吸走,这样的结构以实现木屑和灰尘收集同时,也实现了对第一钻头进行清洁,避免了过多的灰尘和木屑附于第一钻头上,影响第一钻头的钻孔精度和缩短第一钻头的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夹紧块,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夹紧块形状相匹配的第一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紧块与所述吸尘腔的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钻孔构件,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钻孔构件形状相匹配的第二通槽,所述钻孔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钻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钻孔构件与所述吸尘腔的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机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气缸的伸出杆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通过导柱和直线轴承与所述底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钻头为多个,所述通孔为多个,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钻孔的数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视角下的用于数控排钻的吸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建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建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1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诱捕鱼网箱
- 下一篇:一种刷具排列输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