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机的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6799.7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辰邦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26 | 分类号: | B31B7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自动 折叠机 折叠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机的折叠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翻折组件和第二翻折组件;所述第一翻折组件置于编织袋的侧边,将袋口的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一次翻折,使得该折叠部对准第二翻折组件;所述第二翻折组件与编织袋袋口相对设置,将经过第一次翻折的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二次翻折,使得折叠部紧贴在编织袋内侧,实现对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本实用新型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代替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小,可广泛应用于编织袋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制造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机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学原料拉丝、编织后形成的一种包装袋,现广泛应用于水泥、肥料、化工等产品的包装及运输。
编织袋套设内膜袋后,需要在其一端口的部位进行折叠处理形成窗口结构,现有的技术通常还是由人工进行袋口的折叠,这样的方法导致阀口编织袋的加工效率较低,并且折叠宽度容易出现不平整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机的折叠机构,能实现对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袋口自动折叠机的折叠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翻折组件和第二翻折组件;
所述第一翻折组件置于编织袋的侧边,所述第二翻折组件与编织袋袋口相对设置;
第一翻折组件将袋口的折叠部沿折叠线朝径向方向进行第一次翻折,使得该折叠部对准第二翻折组件;此时第二翻折组件将经过第一次翻折的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二次翻折,使得折叠部紧贴在编织袋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翻折组件包括第一上翻折组件和第一下翻折组件,第一上翻折组件和第一下翻折组件上下相对设置,第一上翻折组件和第一下翻折组件分别将编织袋袋口的上、下侧边的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一次翻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第一上翻折组件包括第一上翻折板以及驱使第一上翻折板向下移动的第一上折叠驱动器;
所述第一下翻折组件包括第一下翻折板以及驱使第一下翻折板向上移动的第一下折叠驱动器;
所述第一下翻折板与第一上翻折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翻折板能向下移动将袋口上边缘的折叠部沿折叠线向下翻折,所述第一下翻折板能向上移动将袋口下边缘的折叠部沿折叠线向上翻折,使得袋口的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一次翻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上翻折板和第一下翻折板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折板和竖直折板,当第一上翻折板和第一下翻折板进行第一次翻折时,所述水平折板将贴紧在编织袋的外侧,使得袋口的折叠部沿折叠线翻折贴紧在竖直折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水平折板的一端部向上翘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翻折组件包括第二翻折板以及驱使第二翻折板朝袋口前后移动的第二折叠驱动器;
当袋口的折叠部完成第一次翻折后,所述第二折叠驱动器将驱使第二翻折板朝袋口方向向前移动,将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二次翻折,使得折叠部紧贴在编织袋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翻折板包括第二翻折板主体,在第二翻折板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所述第二翻折板主体将推动折叠部沿折叠线进行第二次翻折,此时袋口上边缘置于第二翻折板主体与上限制板之间,袋口下边缘置于第二翻折板主体与下限制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翻折板主体设置导向部,所述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朝向第二翻折板主体的侧面均设置有导向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辰邦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辰邦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6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包装箱的打包系统
- 下一篇:医用气体系统管路及其防气爆终端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