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充电口盖内外板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0389.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富;胡稳;谷祖林;朱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俞晨波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充电 口盖 内外 连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充电口盖内外板连接机构,包括: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均呈矩形结构设置且边角处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内板本体的顶部延伸端设置内板宽卡脚且内板宽卡脚与内板本体之间平滑过渡一体呈,所述内板本体的表面设置若干组内板卡脚且外板本体的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外板卡脚,所述内板卡脚与外板卡脚之间相互嵌合。本实用新型充电口盖组装时,保持充电口盖外板本体不动,内板本体自下而上插到外板上,内板宽卡脚插入到外板卡槽里,内板卡脚插入到外板卡脚里,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为零间隙贴合,且有一定的贴合度,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新型充电口盖内外板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类电动汽车充电口盖内外板之间通过胶粘接在一起,这类充电口盖生产成本高,组装费时费力,内外板之间分离风险较大。还有一类电动汽车充电口盖内外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在一起,这类充电口盖结构复杂,组装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充电口盖内外板连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一类电动汽车充电口盖内外板之间通过胶粘接在一起,这类充电口盖生产成本高,组装费时费力,内外板之间分离风险较大。还有一类电动汽车充电口盖内外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在一起,这类充电口盖结构复杂,组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充电口盖内外板连接机构,包括: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均呈矩形结构设置且边角处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内板本体的顶部延伸端设置内板宽卡脚且内板宽卡脚与内板本体之间平滑过渡一体成型,所述内板本体的表面设置若干组内板卡脚且外板本体的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外板卡脚,所述内板卡脚与外板卡脚之间相互嵌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板本体的表面设置加强筋且加强筋呈横向、竖向和斜向设置,并在内板本体的表面形成框架式支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组所述内板卡脚和外板卡脚沿外板本体和内板本体的竖向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板本体的边缘处设置锁紧机构且锁紧件机构与内板本体之间转动连接并与外板本体之间相互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充电口盖组装时,保持充电口盖外板本体不动,内板本体自下而上插到外板上,内板宽卡脚插入到外板卡槽里,内板卡脚插入到外板卡脚里,内板本体和外板本体为零间隙贴合,且有一定的贴合度,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板本体;2、外板卡槽;3、外板卡脚;4、内板宽卡脚;5、内板本体;6、内板卡脚;7、加强筋;8、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0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门窗用漆料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驱动结构机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