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1138.7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弦;蒋磊;秦志刚;罗书靖;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33/13;E02D19/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钻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包括承压底座,承压底座的侧壁与套管连接,承压底座中部向下固定连接可拆卸的受力杆,受力杆的下端部与杆头连接,杆头呈下部倒锥形、上部圆台形设置,所述套管下部具有多条膨胀裂口,通过膨胀裂口所述套管整体呈上部一体、下部多瓣分离并能被撑开的结构型式,所述杆头的最大直径大于套管的内径,所述套管下部的内壁设置第一密封结构,杆头的上部圆台形外表面设置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在套管下部撑开时紧密贴合,将套管下端密封;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好,封堵效果明显,多个部件可重复循坏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承压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只要有适合的地质构造,无论是松散沉积物,还是基岩,都可形成承压水。最适宜于承压水形成的地质构造是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若在钻探过程中钻孔触及到承压水层,承压水可能会随着钻杆的拔出,从孔内喷涌而出。若处理不当或者处理不及时,承压水会逐渐冲刷土层,形成新的渗漏通道,导致地表塌陷,基础面不均匀沉降。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采用堆砌沙袋或水泥浆液注浆的方法进行封堵,但在承压水的不断冲刷之下,此类方法的封堵效果较差。采用何种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可有效封堵承压水,成为设计工程师的一大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好,封堵效果明显,多个部件可重复循坏使用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底座,承压底座的侧壁与套管连接,承压底座中部向下固定连接可拆卸的受力杆,受力杆的下端部与杆头连接,杆头呈下部倒锥形、上部圆台形设置,所述套管下部具有多条膨胀裂口,通过膨胀裂口所述套管整体呈上部一体、下部多瓣分离并能被撑开的结构型式,所述杆头的最大直径大于套管的内径,所述套管下部的内壁设置第一密封结构,杆头的上部圆台形外表面设置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在套管下部撑开时紧密贴合,将套管下端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底座的内壁与套管外壁相连,且通过水平向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杆由多节可拆卸的短杆依次连接构成,相邻两根短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最下方短杆的端部与杆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外壁靠近承压底座的位置设置固定环,套管侧壁开设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底座的两侧设置受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下部的内壁设置第一止水橡胶带,所述杆头外表面设置第二止水橡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杆与承压底座之间通过竖向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下端部设置向外的圆弧弯折部,套管下部外壁上设置多个锯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承压水钻孔的封堵装置相比,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好,封堵效果明显,多个部件可重复循坏使用的优点,并且可有效抑制承压水的喷涌。本实用新型前期封堵完成后,可通过回填水泥砂浆,彻底封堵承压水钻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1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检验科取样试管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硬化的手机软性保护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