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噪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09833.X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1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沃迪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包括:发声模组;反馈麦克风;及耳机主体,耳机主体包括耳壳和音嘴,发声模组安装在耳壳上以将耳壳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反馈麦克风安装于耳壳上并位于发声模组的侧方,反馈麦克风与耳壳之间具有收集腔,前腔连通于音嘴与收集腔之间。通过将反馈麦克风设置在耳壳内位于发声模组的侧方,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当前腔较小时,反馈麦克风无法安装的技术问题。并且,通过使得音嘴、前腔和收集腔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声通道,从而使得反馈麦克风可以通过该声通道直接拾取耳道内的声音,以便于对耳道内的杂音进行中和,达到良好的降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具有良好降噪效果,其一般通过反馈麦克风收集耳道内的杂音信息,然后发射与该杂音频率相反的波段以中和该杂音,使得用户听不到该杂音,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现有的反馈麦克风在安装时,其一般放置在前腔内。但是,当发声模组较小时,导致前腔的空间比较小,进而导致前腔内无法放下反馈麦克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包括:
发声模组;
反馈麦克风;及
耳机主体,耳机主体包括耳壳和音嘴,发声模组安装在耳壳上以将耳壳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反馈麦克风安装于耳壳上并位于发声模组的侧方,反馈麦克风与耳壳之间具有收集腔,前腔连通于音嘴与收集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噪耳机,通过将反馈麦克风设置在耳壳内位于发声模组的侧方,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当前腔较小时,反馈麦克风无法安装的技术问题。并且,通过使得音嘴、前腔和收集腔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声通道,从而使得反馈麦克风可以通过该声通道直接拾取耳道内的声音,以便于对耳道内的杂音进行中和,达到良好的降噪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耳壳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与发声模组连接,反馈麦克风安装在安装架上,安装架上位于反馈麦克风处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与反馈麦克风收集声音的一面连通,且凹槽的侧方与前腔连通。
反馈麦克风安装在安装架上不仅利于反馈麦克风安装稳定,而且通过在安装架上位于反馈麦克风处设置凹槽,凹槽连通在前腔和反馈麦克风之间形成收集腔,使得反馈麦克风位于收集声音的一面具有稳定的收集腔,从而保证反馈麦克风可以通过收集腔进行收集声音信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凹槽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与反馈麦克风收集声音的一面连通,第二槽体与前腔连通。
第二槽体将声音引导至第一槽体处,反馈麦克风在第一槽体处收集声音并对收集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槽体的底部设有与反馈麦克风收集声音的一面连通的连通孔。
通过在第一槽体的底部设置连通孔,从而使得反馈麦克风可以通过该连通孔拾取收集腔内的声音信号,使用效果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槽体的横截面大于第二槽体的横截面。
通过使得第一槽体的横截面大于第二槽体的横截面,这样当第二槽体将声音引导至第一槽体内后,使得反馈麦克风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收集声音信号,提高收集声音信号的准确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槽体呈方形状。
方形状的第一槽体利于反馈麦克风收集声音信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槽体呈条形状。
条形状的第二槽体利于将声音引导至第一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沃迪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沃迪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9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页式环保作业本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调速型蠕动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