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撒砂喷口、撒砂装置及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09698.9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5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亮;王令军;胡淼;董光进;王善方;李新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C15/10 | 分类号: | B61C15/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玲 |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喷口 装置 轨道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撒砂喷口、撒砂装置及轨道车辆,属于撒砂装置技术领域,该一体式撒砂喷口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部和喷嘴部,安装部背离喷嘴部的一侧开设有撒砂器连接口和加热件连接口,喷嘴部背离安装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撒砂器连接口共轴线设置的出砂口,安装部和喷嘴部内开设有连通撒砂器连接口和出砂口的喷砂管路,喷嘴部自出砂口至安装部呈锥形以使喷砂管路的管壁自出砂口至安装部由薄至厚,安装部内还开设有与加热件连接口相连通的加热腔。该一体式撒砂喷口的结构强度高,能够抵抗强烈的车辆异常振动,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撒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撒砂喷口、撒砂装置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受到雨、雪、霜等影响,地上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中会出现车轮滑行问题,滑行对车辆运行带来很大的危害,轻者擦伤车轮,重者延长制动距离,引发安全事故。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通常设置撒砂装置以提高车轮与轨道间的粘着力,降低车辆滑行风险。撒砂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撒砂器喷出砂子,砂子经管道引导最终从撒砂喷口喷出,均匀喷撒在车轮和轨道之间。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上使用的撒砂喷口通常由喷砂管、安装块、加热装置等组成,其中,喷砂管多为铝合金或不锈钢管制成,喷砂管一端与撒砂器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块悬挑安装于车辆支架上以靠近车轮与轨道,加热装置安装在安装块上以防止低温天气时喷砂管冻结。然而,靠近车轮一端的喷砂管悬挑安装,需要承载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冲击力,喷砂管的强度要求较高且易损坏。而且,现有撒砂喷口的喷砂管为等直径结构,整体共振频率较低,当车辆出现振动异常时,喷砂管易发生共振导致断裂,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因而,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高的撒砂喷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一体式撒砂喷口、撒砂装置及轨道车辆,该一体式撒砂喷口的结构强度高,能够抵抗强烈的车辆异常振动,不易损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撒砂喷口,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部和喷嘴部,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喷嘴部的一侧开设有撒砂器连接口和加热件连接口,所述喷嘴部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撒砂器连接口共轴线设置的出砂口,所述安装部和喷嘴部内开设有连通所述撒砂器连接口和出砂口的喷砂管路,所述喷嘴部自所述出砂口至所述安装部呈锥形以使所述喷砂管路的管壁自所述出砂口至所述安装部由薄至厚,所述安装部内还开设有与所述加热件连接口相连通的加热腔。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部的锥形角度为10°~40°。
作为优选,所述喷砂管路的直径小于所述撒砂器连接口的直径,所述喷砂管路通过变径过渡管路连通所述撒砂器连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安装部固定于轨道车辆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和喷嘴部采用金属材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撒砂装置,包括撒砂器、撒砂器连接软管、加热元件,以及上述一体式撒砂喷口;所述一体式撒砂喷口的撒砂器连接口通过所述撒砂器连接软管连接所述撒砂器,所述一体式撒砂喷口的加热件连接口连接所述加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撒砂装置;其中,所述一体式撒砂喷口的安装部安装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所述一体式撒砂喷口的出砂口朝向所述轨道车辆的车轮与轨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撒砂喷口中,其安装部和喷嘴部为一体式设计,加强了悬挑安装的喷嘴部与安装部之间的连接强度,结构强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9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