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高耐磨的镭射皮革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3193.1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涛;薛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锦诚镭射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17 | 分类号: | B44C1/1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柏龙 |
地址: | 5152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镭射 皮革 转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亮、高耐磨的镭射皮革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镭射皮革转移膜包括基膜及依次叠设所述基膜之上的离型层、增亮耐磨层、模压色层、镀层和转移胶层,所述增亮耐磨层选自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制得。本发明中,在离型层和模压色层之间引入增亮耐磨层,且增亮耐磨层选自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制得,由于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完全透明,且耐磨性较丙烯酸酯树脂更强,因此,使得该镭射皮革转移膜实现高亮度、高耐磨性,提高了皮革制品的附加值和实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移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亮、高耐磨的镭射皮革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转移膜属于一种电化铝烫印膜,主要用于改变鞋材、箱包、服装、沙发座椅等皮革制品的外观,增加皮革的表面功能,主要起到装饰功能、提高皮革产品档次。皮革转移膜的制备一般要经过在基膜上涂覆离型层、涂覆色层、镀铝、涂覆转移胶层等四道工序。如果在涂覆色层和镀铝两道工序之间增加一道模压工序,做出来的就是镭射皮革转移膜,色彩变幻、具有镭射效果。比如,中国专利CN208452605U公开一种镭射高弹性皮革转移膜,采用模压方法制得镭射层。
当前,市面上的皮革转移膜在亮度方面,很难做到超高亮度;人们一般追求的是高亮的视觉效果,亮度越高代表着皮革制品的品质和价值越高。另外,在耐磨性方面,也很难做到超强耐磨;当发生摩擦、刮伤等情况时,皮革装饰层甚至皮革本身都有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坏,对其重新人工修护保养需要高昂的费用,这样实际上就影响了皮革制品的档次和使用寿命。尤其是对于耐磨性,不仅仅注重转移到皮革制品之后,表层涂料的耐磨性,更需要考查的其实是各层涂料都要耐磨、还有各层涂料之间(例如色层和铝层之间、铝层和胶层之间、胶层和被贴物之间)的层间附着力都要非常出色。以往的技术较少考虑这一点。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亮、高耐磨的镭射皮革转移膜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亮、高耐磨的镭射皮革转移膜,包括基膜及依次叠设所述基膜之上的离型层、增亮耐磨层、模压色层、镀层和转移胶层;所述增亮耐磨层选自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高亮、高耐磨的镭射皮革转移膜,在离型层和模压色层之间引入增亮耐磨层,且增亮耐磨层选自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制得。由于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完全透明,且耐磨性较丙烯酸酯树脂更强,因此,使得该镭射皮革转移膜实现高亮度、高耐磨性,提高了皮革制品的附加值和实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选自硅丙树脂。硅丙树脂的折射率和透光率比一般的丙烯酸酯树脂都更高,更容易反射模压色层颜色和镀层亮度。同时,当色层涂料也采用丙烯酸酯树脂时,由于硅丙树脂和色层涂料都采用丙烯酸酯树脂体系,层间附着力也更加紧密。具体地,硅丙树脂可采用但不限于湖北新四海化工的SH-9613、SH-024。优选地,涂布干量为1~3g/m2。
较佳地,基膜可为但不限于PET膜,基膜的厚度为6~20μm,基膜作为载体,方便后续涂料及胶水的涂布,PET膜拉伸强度大,高温不容易变形。
较佳地,采用UV离型剂涂布后光固化制得所述离型层,UV离型剂的离型力为1~2N/25mm。优选地,涂布干量为1~2g/m2。离型层的作用是使制成的皮革转移膜与皮革制品在烫印复合时,方便剥离。也就是说,能够将除离型层之外的各层从基膜上剥离开。离型力太轻的话,后续涂增亮耐磨层容易出现缩孔;离型力太重的话,后续烫印时不容易剥离开。另外由于涂完离型层后还要涂其它各层,还要多次进烘箱烘烤,采用常规的蜡类离型剂、硅离型剂都会出现剥离力变重、或者剥开后表面发雾的现象,而采用UV离型剂可以避免上述情形。另外,采用UV离型剂固化后表面非常平整,像镜面一样,从而使皮革制品表面亮度更高。具体地,UV离型剂可采用但不限于邦固化学的UV-3300-02或UV-3300-04。
较佳地,所述模压色层是通过模压机对色层涂料模压制得,优选地,涂布干量为1~4g/m2。所述色层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锦诚镭射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锦诚镭射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3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电流震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导风结构及出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