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溶液除铬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2715.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胡欣;邓子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3/4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孙明科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溶液除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钴溶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4.5,使铬沉淀完全,得到固相,之后在固相中加入酸溶解后再加入沉淀剂,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固液分离使铬沉淀而钴保留在溶液中,除去钴溶液中的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钴溶液除铬的方法可以实现钴和铬的有效分离而且保证钴的高回收率,方法步骤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钴溶液除铬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钴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手机电池(如钴酸锂)的制造,近年来,随着三元浪潮的到来,钴的需求量逐年上涨,我国80%左右的钴依赖进口,20%左右的钴利用钴资源回收。湿法冶炼获取钴产品的全流程包括浸出净化、萃取、蒸发结晶等工艺,净化、除杂是决定钴产品质量的核心。不同的钴料来源多样,杂质种类繁多,铬作为钴浸出溶液的杂质若在净化环节没有去除完全则会破坏后续萃取体系的萃取平衡,毒害萃取剂,降低萃取容量,最终危害产品质量。
目前,钴溶液中除铬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调pH沉铬,除去铬的同时连带损失大量的钴,将沉淀进行酸溶虽提高钴的回收率,但铬一直在体系中循环富集,最终无法去除铬又保证钴的高回收率。如何避免钴损失又能除去铬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由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可提高钴回收率又能去除铬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钴溶液除铬的方法,实现钴和铬的有效分离而且保证钴的高回收率,方法步骤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钴溶液除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钴溶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4.5,使铬沉淀完全,得到固相;
S2:在固相中加入酸溶解后再加入沉淀剂,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固液分离使铬沉淀而钴保留在溶液中,除去钴溶液中的铬。
优选地,所述的pH调节剂为碳酸钙、氧化钙干粉、氢氧化钙干粉和石灰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当所述的pH调节剂为石灰乳时石灰乳浆料固含量为8wt%-15wt%,优选为8wt%-12wt%,具体地,固含量可以为8wt%、10wt%、12wt%。
优选地,所述的沉淀剂为活性氧化镁、尿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当沉淀剂为活性氧化镁时,活性氧化镁与钴溶液中铬的总摩尔数之比大于等于2。当沉淀剂为尿素时,尿素与钴溶液中铬的总摩尔数之比大于等于1.5。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并保温的条件为:加热温度为25-80℃、保温时间为0.5-10h;更优选地,加热温度为45-70℃或40-60℃、保温时间为2-5h。具体地,加热温度可以为40℃、45℃、50℃、60℃、70℃,保温时间可以为1.5h、2h、3h、4h、5h。
优选地,所述的钴溶液为含有二价铜离子、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铬离子的钴矿浸出液。
优选地,所述的酸为硫酸、盐酸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钴溶液除铬的方法采用PH调节剂、酸溶解和沉淀剂经过巧妙的搭配实现钴和铬的有效分离,保证了钴、镍的高回收率,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该方法不仅可以达到99%以上的铬进入第二步的滤渣中除去,而且还可以实现钴回收率,Co、Ni总损失率低于1%。
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钴溶液除铬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2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