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试验化水污染动态精准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82489.1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钦林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博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试验 水污染 动态 精准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试验化水污染动态精准治理方法,包括实地设备布设、目标水体采样、治理预案制定、试验模型构建、模拟治理实施、分析确定预案和动态精准治理步骤,实地设备布设步骤为在待治理的目标水体内布设水体传感器组件,同时,在目标水体附近布设环境传感器组件和第一物联网通信组件。本发明通过模拟与待治理的目标水体相同或相近似的环境和条件,预先对目标水体的样本进行实验治理,通过多次的实验和分析,可精准把控投放化学药剂或微生物的数量,减少浪费的同时,可大幅提升治理的效果;同时通过成本较低的实验获得更优的治理方案,无需直接再目标水体进行大规模实验,减少成本的投入,避免了盲目的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防治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试验化水污染动态精准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污染防治”是指对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的预防和治理。
对于水污染的治理一般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对于较为复杂的污染水体,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结合的方式一般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化学法是基于相关的化学药剂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生物法一般是借助微生物对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
现有技术中对于水污染的治理,一般首先到需要治理的污染目标水体对水体进行采样,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分批或一次性投放到水体中,这种治理方法虽然是根据水体自身的情况制定的治理方法,但是由于实验环境与实际的目标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目标水体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都是动态变化的,在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可能或存在较大的差异,包括投放化学药剂或微生物的数量,也不能达到较高的精准度,经常会出现剂量不够,达不到治理效果,或剂量超标,浪费微生物或化学药剂的情况。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试验化水污染动态精准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试验化水污染动态精准治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试验化水污染动态精准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地设备布设
在待治理的目标水体内布设水体传感器组件,同时,在目标水体附近布设环境传感器组件和第一物联网通信组件,所述第一物联网通信组件与水体传感器组件和环境传感器组件均信号连接;
S2、目标水体采样
对待治理的目标水体实用采样容器进行采样,获得多个目标水体样本;
S3、治理预案制定
对S2中的目标水体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制定多个治理预案;
S4、试验模型构建
根据S3中治理预案的数量,建立对应数量的目标水体模型;
S5、模拟治理实施
根据治理预案对目标水体模型中的水体样本进行模拟治理,并通过环境模拟设备模拟与第一物联网通信组件传输的数据相同的环境;
S6、分析确定预案
定时分析多个治理预案的治理效果,以效果最好的预案作为最终的预案;
S7、动态精准治理
将S6中确定的最终预案按比例调整后对待治理的目标水体进行治理,通过数据检测设备与第一物联网通信组件进行通信,实时获取目标水体内的实时参数,根据实时参数对治理预案进行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博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博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2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降低晶圆温度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西林瓶瓶口内径的标准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