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空间蓄热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76192.4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通;崔旭阳;张浩;孙暄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旺源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D20/00;E03F3/04;E03F3/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 地址: | 06129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空间 蓄热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管道空间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层,所述换热层包括截面为倒梯形的地下槽,所述地下槽的槽底一侧上还开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填充有细沙层,所述细沙层与地下槽的槽底表面找平,所述地下槽内铺设有隔热膜,在隔热膜上的地下槽内从槽底至槽口依次铺设有粗沙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中部穿设污水管,所述污水管外缘缠绕有换热管,所述保温层从下至上依次由珍珠岩与泥土混合层和细沙与泥土混合层组成,所述细沙与泥土混合层与污水管和珍珠岩与泥土混合层接触面还设置有隔热膜;所述污水管正上方的细沙与泥土混合层内还填充有一截面为V型结构的细沙层,所述地下槽槽口处覆盖隔热膜,形成具有蓄热功能的换热层;所述换热层上还铺设有承压层,所述承压层包括防护板、碎石层以及硬化层;所述碎石层设置在换热层上,所述碎石层内的换热层上表面还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碎石层上表面还铺设有硬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空间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为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空间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为聚氨酯泡沫板,所述聚氨酯泡沫板的长度为不超过污水管直径的2倍,厚度为1-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空间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槽的槽壁与水平面夹角为53-75°。
5.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空间蓄热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污水管埋设槽,铺设隔热膜
首先开挖一个地下槽,该地下槽的形状截面为倒梯形,且该地下槽的槽壁与水平面夹角为68°-72°,且在该地下槽的槽底一侧还开挖一截面为倒梯形的定位槽,整平地下槽和定位槽底部,在定位槽内铺设细沙,且与地下槽槽底找平,并且在地下槽的槽壁铺设隔热膜,形成一个隔热空间;
2)铺设换热层
首先在隔热空间最底层铺设一层粗沙层,铺设厚度为2-10㎝;然后在粗沙层表面中线放线,并在中心线处放置有外缘缠绕有换热管的污水管,然后再向粗沙层与污水管之间的空间填充珍珠岩与泥土混合土料,形成珍珠岩与泥土混合层,填充高度为污水管的半径尺寸,然后在珍珠岩与泥土混合层表面和未被填充的污水管外壁表面贴覆隔热膜,形成双层隔热,然后用细沙与泥土混合土料填充隔热空间的剩余空间,形成细沙与泥土混合层,且在细沙与泥土混合层表面中线放线,并在中心线处设置成截面为V型的槽,并用细沙进行填充;然后在细沙与泥土混合层表面也贴覆隔热膜形成一个完整、具有蓄热能力的换热层;
3)铺设承压层
首先在换热层表面对称铺设泡沫防护板,然后依次铺设碎石以及沥青,形成承压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旺源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旺源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61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