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4527.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王晨光;王志华;刘洞华;李断;符海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林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郑州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土壤打散装置在使用时,搅拌筒内的土壤的上层、中层、底层之间不能发生动态循环流动,导致对土壤的打散不彻底,影响土壤的修复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在现有的搅拌打散装置上新增辅助打散装置,使得本装置在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打散、修复时,除了作为搅拌、打散主体的土壤打散装置之外,辅助打散装置的扒土叶片能够把搅拌筒内中下部的土壤推动到搅拌筒的中上部,使搅拌筒内的土壤的上层、中层、底层之间循环流动起来,在这些土壤不断上小运动的过程中,土壤板块会不断被第一打散刀片捕捉,然后被第一打散刀片打散,对板结土壤的修复更为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土壤板结会造成土壤的吸水、吸氧及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通透能力的下降使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解决土壤板结问题,需要时常对土壤进行修复,申请号201810769886.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市政园林用土壤修复装置,该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搅拌杆及其上的搅拌叶片转动对土壤进行快速破碎修复,而且能够在土壤修复时加入液态肥料,提高了土壤的富含的营养性。
然而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点:该装置在搅拌时,由于搅拌筒内的土壤的上层、中层、底层之间不能发生动态循环流动,会使得该装置仅对搅拌叶片的上下临近区域的土方板块的打散效果比较好,而在上下相邻的搅拌叶片之间的空隙内会存在很多无法被打碎的土壤板块,导致最终排放出来的土壤仍然存在一些土壤板块,对土壤的打散不彻底,影响土壤的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的土壤打散装置在使用时,搅拌筒内的土壤的上层、中层、底层之间不能发生动态循环流动,导致对土壤的打散不彻底,影响土壤的修复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架、土壤打散装置和下开口的搅拌筒,搅拌筒的侧壁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搅拌筒的下开口处设有能够开启和关闭的堵盖;
土壤打散装置设在搅拌筒的顶板上,土壤打散装置包括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一轴杆,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设在搅拌筒顶板上,第一轴杆转动穿设在搅拌筒顶板上,第一轴杆沿搅拌筒的轴线方向延伸,且第一轴杆的上端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
第一轴杆沿其轴线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打散刀片,第一打散刀片位于搅拌筒的内部,第一打散刀片的远离第一轴杆的一端与搅拌筒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
搅拌筒的侧壁上设有土壤循环驱动装置,土壤循环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二轴杆,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固定设在搅拌筒的侧壁上,第二轴杆转动穿设在搅拌筒的侧壁上,第二轴杆与搅拌筒的侧壁相互垂直;
第二轴杆的一端位于搅拌筒的外部且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第二轴杆上固定设有扒土叶片,扒土叶片与第二轴杆相互垂直,扒土叶片位于第一打散刀片和与搅拌筒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内;
搅拌筒上部设有土壤入口和肥料入口。
优选的,搅拌筒从后向前、从上向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搅拌筒的侧壁下部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第一轴杆的下端沿搅拌筒的倾斜方向向下延伸;
扒土叶片沿搅拌筒的侧壁的倾斜方向上下延伸。
优选的,第一打散刀片与第一轴杆相互垂直,且第一打散刀片的刀刃斜向前、刀身斜向后倾斜设置,第一打散刀片的刀刃位于第一打散刀片的刀身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林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林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4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