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三相分离器运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3904.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庞永莉;胡建国;朱国承;张俊尧;张平;王蕊;肖雪;乔文波;田鹏;朱源;周元甲;周晓亮;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6 | 分类号: | C10G3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10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三相 分离器 运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并联三相分离器运行装置,包括油气水进口管线、油出口管线,油气水进口管线、油出口管线之间连接有并联设置的三相分离装置,三相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过滤器、进口流量计、进口调节阀、三相分离器、出口含水分析仪、阀门。通过三相分离器结构可实现含水原油高效脱水,提高净化油质量,采用智能控制保证并联三相分离器进液均衡,分离后的净化油可智能判断分离效果,确保合格净化油和不合格油分别通过控制阀门进入下游合适的设备;可确保三相分离器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有效避免多台三相分离器液量不均衡工况,减少油田用工人数,有利于油田生产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脱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并联三相分离器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分离器是采用密闭工艺进行原油脱水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井场采出的油气水三相介质进行分离,确保出口净化油的含水<0.5%、达到净化油的指标。受到拉运条件、设备制造条件的限制,单台三相分离器容积有限,所能处理的量有限,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根据脱水站所处理液量的大小,选用多台三相分离器并联运行,满足不同处理液量的处理要求。在并联条件下,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运行效果:一是进入多台三相分离装置的流体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会采用人工调整每台三相分离器进口阀门开度的方法调节进入各个三相分离器的流体体积,但由于站场来液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种调整阀门开度可能非常频繁,并且出现因为没有及时调整进入每台三相分离器流量而造成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佳,处理后油品难以达到净化油指标;二是三相分离器的内部结构也影响着原油的三相分离效果,经过结构优化的高效三相分离器可以提高原油油气水三相分离效果,提高净化油合格率;三是每台三相分离器由于运行状况不同,可能会造成脱水效果不达标,这时只能通过人工化验每台三相分离器出口的油品含水率才能得知该三相分离器是否运行正常,造成人工的取样化验工作量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化验每台三相分离器的运行效果,并联三相分离器的出口油品混合后,可能造成整个站场的外输油品含水率不达标,造成生产运行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三相分离器运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离效果较差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并联三相分离器运行装置,包括油气水进口管线、油出口管线,油气水进口管线、油出口管线之间连接有并联设置的三相分离装置,三相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过滤器、进口流量计、进口调节阀、三相分离器、出口含水分析仪、阀门。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油出口管线包括合格油出口管线、非合格油出口管线,阀门为三通阀,阀门分别连接合格油出口管线、非合格油出口管线。
三相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置有进口管,壳体内设置有蝶形动量吸收器,蝶形动量吸收器位于进口管出口位置,蝶形动量吸收器下方沿混合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缓冲板、液相整流器,壳体沿流动方向还依次设置有破沫网、气相整流器、油水存储缓冲装置,破沫网位于液相整流器出口侧,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气相出口管、油相出口管、水相出口管,气相出口管位于壳体上方,油相出口管、水相出口管连接在油水存储缓冲装置末端的壳体上。
油水存储缓冲装置包括沿壳体径向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油相入口、水相入口,第一隔板水相入口一侧依次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壳体形成水室。
第一隔板的油相入口处形成台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并联三相分离器运行装置,通过三相分离器结构可实现含水原油高效脱水,提高净化油质量,采用智能控制保证并联三相分离器进液均衡,分离后的净化油可智能判断分离效果,确保合格净化油和不合格油分别通过控制阀门进入下游合适的设备;可确保三相分离器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有效避免多台三相分离器液量不均衡工况,减少油田用工人数,有利于油田生产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3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L-赖氨酸产率的菌株及其应用
- 下一篇:冷却球囊及消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