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矿石混合矿选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3175.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磊;王晗;张存宝;王罡;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B04C9/00;B07B1/28;B02C15/00;B02C17/10;B02C21/0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邓菁菁;朱智华 |
地址: | 65340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矿石 混合 选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矿石混合矿选矿工艺,是基于选矿规模为年处理量480万t的一种原矿品位为33.5%,磁性铁占有率为18%,硅含量32.5%的磁铁矿、赤铁矿混合矿,针对磁、赤铁矿矿物不同的嵌布粒度特性,对一段弱磁精矿和一段强磁精矿分磨分选,根据矿石单体解离粒度不同实现分磨分选,实现了将三段磨矿综合细度含量由80%提升至86%,将三段弱磁精矿品位由65%提升至67%以上,在保证全流程综合铁精矿品位在63.80%的同时,还能保证铁精矿回收率70.50%,铁精矿硅含量小于6.6%,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每年可增加品位63.80%以上的铁精矿0.54万t;实施分磨分选以后,减小了进入立磨的矿浆体积量,立磨机磨矿循环负荷由460%下降至350%,原5台立磨可停开一台,小时节电量1190kW。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矿石混合矿选矿工艺。
背景技术
铁矿石混合矿为磁铁矿和赤铁矿混合入选的矿石一般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磁重联合的工艺流程选别。原矿经半自磨、球磨后,采用一段弱磁机选别,获得一段弱磁精矿,这部分精矿为磁铁矿;一段弱磁尾矿经过一段强磁机选别后,获得的一段强磁精矿,一段强磁精矿为赤铁矿,由于上述流程是将一段弱磁、强磁混合精矿一并给入立磨,形成磁、赤混磨。磁、赤粗精矿混磨工艺,产品粒度分布不合理,磁铁矿磨矿细度86%(-325目),赤铁矿磨矿细度75%(-325目),达不到铁精矿提质降硅要求;同时因为矿浆体积量过大会导致立磨设备循环负荷大,磨矿效率低、二段弱磁尾矿中有强磁性矿物进入后续赤铁矿选别流程,造成磁铁矿挤占赤铁矿分选空间的现象。为解决生产磁铁矿、赤铁矿细度不足的难题,有必要对三段磨矿实施分磨分选技术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矿石混合矿选矿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矿石混合矿选矿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混合矿经破碎至粉碎粒度为-250mm的矿样;
2)将所述矿样经半自磨机磨成粒度为-6mm含量为80%-84%的矿浆;
3)所述矿浆经GK直线振动筛筛分,筛下料给入泵池;
4)泵池中的物料泵入旋流器或旋流器组进行分级,分级后溢流经一段弱磁选别得到一段弱磁精矿和一段弱磁尾矿;
5)一段弱磁尾矿经一段圆筒筛筛分,筛下料进入一段强磁;一段弱磁精矿与一段圆筒筛筛上料进入磁铁系列泵池,经旋流器A分级,旋流器A溢流分别经二段、三段弱磁选别后得到精矿A,旋流器A底流经立磨机立磨后返回磁铁系列泵池;二段弱磁尾矿经斜板浓缩,三段弱磁尾矿返回磁铁系列泵池;
6)一段强磁精矿进入赤铁系列泵池,经旋流器B分级,旋流器B溢流经二段、三段弱磁选别后得到精矿B,旋流器B底流经立磨机立磨后送入赤铁系列泵池;三段弱磁尾矿送入磁铁系列泵池;精矿A和精矿B合并为三段精矿;一段强磁尾矿进入选金工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3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