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整车的离合操纵系统效率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72923.8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涛;倪西春;黄世飞;朱正;陈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陈变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整车 离合 操纵 系统 效率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整车的离合操纵系统效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离合踏板踩到底,逐渐松开所述离合踏板,直至所述离合踏板被完全松开;
在所述离合踏板的运动过程中测量总泵推杆的位移量、离合踏板的位移量;
获得所述总泵推杆的位移量为零时离合踏板的位移量的最大值,作为踏板空行程;
依据所述离合踏板的最大位移量、所述踏板空行程、分离轴承的理论位移量以及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总传动比计算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一实际效率;
所述离合操纵系统效率测试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离合踏板的运动过程中还测量分泵推杆的位移量;
计算分泵推杆的位移量为零时所述总泵推杆的位移量的最大值,作为总泵空行程;
在所述离合踏板的运动过程中还测量分离轴承的位移量;
计算分离轴承的位移量为零时所述分泵推杆的位移量的最大值,作为分泵空行程;
并且,
依据所述分泵空行程、主泵到分泵的杠杆比、分离拨叉的杠杆比、所述总泵空行程、踏板的杠杆比、所述离合踏板的最大位移量、所述踏板空行程以及所述分离轴承的理论位移量计算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三实际效率;
其中,计算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三实际效率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述离合踏板的最大位移量与所述踏板空行程的差,作为离合踏板的有效位移量;
计算所述离合踏板的有效位移量与所述踏板的杠杆比之间的比值,作为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比值与所述总泵空行程之间的差值,作为主泵的有效位移量;
计算所述主泵的有效位移量与所述主泵到分泵的杠杆比之间的比值,作为第二比值;
计算所述第二比值与所述分泵空行程之间的差值,作为分泵的有效位移量;
计算所述分泵的有效位移量与所述分离拨叉的杠杆比之间的比值,作为分离轴承的第三有效位移量;
计算所述分离轴承的第三有效位移量与所述分离轴承的理论位移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三实际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整车的离合操纵系统效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一实际效率包括:
计算所述离合踏板的最大位移量与所述踏板空行程的差,作为离合踏板的有效位移量;
计算离合踏板的有效位移量与总传动比的比值,作为分离轴承的第一有效位移量;
计算分离轴承的第一有效位移量与分离轴承的理论位移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一实际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整车的离合操纵系统效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所述总泵空行程、踏板的杠杆比、总泵到分泵的杠杆比、分离拨叉的杠杆比、所述离合踏板的最大位移量、所述踏板空行程以及所述分离轴承的理论位移量计算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二实际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整车的离合操纵系统效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二实际效率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述离合踏板的最大位移量与所述踏板空行程的差,作为离合踏板的有效位移量;
计算所述离合踏板的有效位移量与所述踏板的杠杆比之间的比值,作为第一比值;
计算第一比值与所述总泵空行程之间的差值,作为主泵的有效位移量;
计算主泵的有效位移量与总泵到分泵的杠杆比和分离拨叉的杠杆比之间的比值,作为分离轴承的第二有效位移量;
计算所述分离轴承的第二有效位移量与所述分离轴承的理论位移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所述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二实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29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