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抽油井防污染高效热洗清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2417.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林;王世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中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井 污染 高效 洗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抽油井防污染高效热洗清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具及管柱:其中,工具包括: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泵、补偿器、筛管、封隔器和逆止阀,S2、组合的井下工具及管柱各自的作用,油管是地层油流出地面的管路,抽油杆是为抽油泵传递动力,抽油泵为原油提升压力并把油举升到地面,补偿器作用是把油管交变载荷引起弹性伸缩量。本发明通过设置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泵、补偿器、筛管、封隔器和逆止阀,可以有效解决其它抽油井防污染热洗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热洗液不能进入油层的技术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提高了抽油井热洗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抽油井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抽油井防污染高效热洗清蜡方法。
背景技术
采油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所研究的是可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藏,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抽油生产时,地层油通过抽油泵经过油管到地面,油在油管内流动的过程中,油中一部分蜡要析出,并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的外表面,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表面的蜡多了,就需要用热洗液(常用热水)进行清洗,通常的清洗方法是热洗液从套管与油管的环形空间进入井内,又从泵底部进入油管与抽油杆的环形空间返至地面,通常油田称之为油井热洗清蜡,通常的抽油井的热洗清蜡方法不可避免部分热洗液进入油层,油层压力低的油井进入油层的热洗液会更多,热洗液进入油层造成油层不同程度污染,同时由于进入油层一部分热洗液,那么用来清洗油管内壁和抽油杆外表面上蜡的洗井液会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热洗效果,油井热洗清蜡后,首先要把进入油层的热洗液抽出,这就浪费能源和减少油井出油时间,降低油井产量,其它抽油井防污染热洗清蜡技术也曾经在油田应用过,不能完全避免热洗液进入油层,如普通的防污染热洗管柱存在封隔器密封不好、使用寿命短和提出管柱易卡等问题,因此没有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抽油井防污染高效热洗清蜡方法,具备清洗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抽油井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抽油井防污染高效热洗清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工具及管柱:其中,工具包括: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泵、补偿器、筛管、封隔器和逆止阀;
S2、组合的井下工具及管柱各自的作用,油管是地层油流出地面的管路,抽油杆是为抽油泵传递动力,抽油泵为原油提升压力并把油举升到地面,补偿器作用是把油管交变载荷引起弹性伸缩量,全部消耗在补偿器内部,确保补偿器以下管柱不受油管伸缩影响,保证封隔器的密封效果,筛管的作用是套管环形空间的热洗液进入油管内的一个通道,封隔器的作用是套管与油管的环形空间,使热洗油不能通过环形空间进入地层,逆止阀的作用是避免热洗液在抽油泵的下部进入地层,逆止阀是有单向流体控制性,地层的油可以通过逆止阀进入抽油泵;
S3、油井热洗过程中热洗液在井内流向为:通过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进入井内,在封隔器上部的筛管进入到抽油泵底部,经过抽油泵向上进入油管和抽油杆的环形空间,清洗掉油管内壁和抽油杆表面的蜡后,和清洗下来的蜡一起返至地面;
S4、热洗液通过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进入井下,井下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由封隔器密封,使热洗液不能进入油层,热洗液从筛管进入抽油泵下部,向下由逆止阀控制,使热洗液不能进入地层,这样就达到了热洗液不能进入油层,避免油层受到外来介质污染的目的;
S5、由于封隔器和逆止阀阻止了洗井液进入油层,所有注入井内的洗井液全部用来清洗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外表上的蜡,大大提高了热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油管设置于套管内,所述油管内设置有抽油杆,且抽油杆的底部与抽油泵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补偿器设置于抽油泵的底部,所述筛管设置于补偿器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中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盘锦中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2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