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2402.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森林;邵梁;刘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2 | 分类号: | B29B7/22;B29B7/24;B29K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翟丽红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体 pvc 装饰 材料 生产 拌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木塑装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方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表面与桶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开槽一,所述开槽一内部设置有分散机构,本发明通过将待加入的混合配料放置于支撑板上方,即可通过移动旋转架使原料可以均匀的通过支撑板内部开设的漏孔和开槽一落下,方便对原料进行拌和,通过在支撑板上原料堆积过多时,使部分原料可以经过开槽三与打散板接触后流出,可以保证原料结块的情况发生,其中原料在开槽三内部使可以通过开孔和开槽四流出,使原料可以更好的落入桶体内部进行拌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就发现丁腈橡胶与pvc并用技术进行了研究,丁腈橡胶具有一定的极性,与pvc的溶解度参数非常接近,他们都是非晶聚合物,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通常将他们共混,所制得的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溶剂性以及较好的力学强度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密封件、电线电缆护套、油管等领域。丁腈橡胶与聚氯乙烯的合金材料分为交联型和非交联型,交联型的合金不溶不熔,很难再生利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非交联的合金虽然加工性能较好,但力学性能不理想。
在对PVC木塑装饰材料进行生产拌和时,由于添加的材料大都是直接放置于搅拌装置内部,从而导致在拌和的过程中会发生材料结块的现象,导致影响拌和的效果,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方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表面与桶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开槽一,所述开槽一内部设置有分散机构。
优选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护板一,所述弧形架上方设置有卡杆,所述弧形架顶部开设有晃动槽。
优选的,所述摆动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贯穿晃动槽,所述连接架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架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防护板二,所述防护板二与防护板一呈交叉形设置,所述连接架内部开设有开槽二。
优选的,所述卡杆外表面与开槽二内壁接触,且两个连接板均设置在卡杆上方,两个所述连接板底部均为向外的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卡套,所述卡套与开槽一活动插接,所述卡套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表面设置有挤压机构。
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与固定环外表面卡接,所述旋转架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旋转架通过六个连接绳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开槽四,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开槽三,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与开槽三和开槽四连通,所述开槽三内部设置有打散板,所述打散板两端分别通过拉绳与开槽三内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体色PVC木塑装饰材料生产拌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待加入的混合配料放置于支撑板上方,即可通过移动旋转架使原料可以均匀的通过支撑板内部开设的漏孔和开槽一落下,方便对原料进行拌和。
2、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板上原料堆积过多时,使部分原料可以经过开槽三与打散板接触后流出,可以保证原料结块的情况发生,其中原料在开槽三内部使可以通过开孔和开槽四流出,使原料可以更好的落入桶体内部进行拌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2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