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贯通地线用护套盘管料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1631.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植栋;周向东;浦益龙;浦海涌;王洁莉;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04 | 分类号: | B65D85/04;B65D81/05;B65D25/22;B65D6/36;B65D21/0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地线 护套 盘管料框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地线用护套盘管料框。本发明的贯通地线用护套盘管料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一个与所述底座同心的圆环上,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吊运杆,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与固定架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架与护板的非连接部分对应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护棒,所述护棒的剪切强度为15~20kN/mm2,所述护棒与两端凹槽分别存在2~5mm间隙。本发明的护套盘管料框采用一体化设计,可以完成护套盘管的储存、运输、装卸的全流程防护,效率高,防护效果好,整个料框重心低,有利于料框存储、运输、装卸时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地线用护套盘管料框。
背景技术
贯通地线是有着铁路运输生命线之称的特殊控制线路,可确保全线所有信号传输设备的接地电位在任意时刻保持一定平衡,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贯通地线产品定尺长度超过1000m,铁道部要求其护套盘管为无缝金属管材,目前国内普遍采用H68黄铜无缝护套盘管,该盘管展开长度长、外径大、壁厚薄,在存储、装卸、转运过程中容易碰瘪;而后续的贯通地线制造变形工艺为大减径工艺,碰瘪处在大减径下就出现包裹、开裂。所以,护套盘管如出现碰瘪即整盘盘管基本报废处理;在碰瘪较轻、生产的贯通地线开裂隐蔽的情况下使用,将会威胁到铁路运输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贯通地线用护套盘管料框。本发明的护套盘管料框能够实现护套盘管的储存、运输、装卸的全流程防护,效率高,防护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贯通地线用护套盘管料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一个与所述底座同心的虚拟圆环上,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吊运杆,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与固定架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架与护板的非连接部分对应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护棒,所述护棒的剪切强度为15~20kN/mm2,所述护棒与两端凹槽分别存在2~5mm间隙。优选地,所述护棒的直径为10~15mm、长度为30~40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竖直固定段和第一喇叭口段,所述第一喇叭口段从所述第一竖直固定段的顶部向外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喇叭口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60°,所述第一喇叭口段的长度为300~400mm,厚度为20~25mm。
进一步地,所述护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段和第二喇叭口段,所述竖直段与第一竖直固定段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第二喇叭口段与第一喇叭口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喇叭口段的长度为330~450mm,厚度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护板与固定架在第一喇叭口段和第二喇叭口段连接在一起,所述护板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乙烯的密度为0.95~0.97g/cm3。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固定段与竖直段相对的内侧,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其深度为8~10mm,直径为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固定段的高度为250~350mm,在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第一竖直固定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运杆的直径为60~80mm,所述吊运杆的顶部设置有便于进行吊运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喇叭口段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十字加强筋,所述底座的直径为2500~2710mm,厚度为20~25mm;所述底座的外圈设置有向下倾斜的与水平面呈15~30°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长度为200~300mm,厚度为20~25mm。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1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光学编码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