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1566.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居剑亮;茅韩冬;周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中能源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4 | 分类号: | F24F11/54;F24F11/64;F24F11/30;F24F14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宏星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用 建筑 空调 能耗 分摊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BA系统空调运行数据、空调能耗数据和空调电耗数据,并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获取建筑各区域、用户和空调相关设备之间的关联配置信息,建立关系数据库;当关联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关联建筑各区域和用户信息,并更新关系数据库;根据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计算各用户末端实际发生冷热量值;利用各用户末端实际发生冷热量值进行冷热量分摊;根据冷热量分摊结果,计算各用户承担的空调能耗和产生的能耗费用。这样能够解决空调能耗分配问题,使空调分摊结算有了实际的数据支撑,另外可以根据用户的变化灵活调整关联配置,从而得到准确的能耗分摊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能耗分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中高端写字楼的兴起,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楼宇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分布在建筑中各个区域的末端调节房间温湿度,使用BA系统(BuildingAutomation System-RTU,建筑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对各个系统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由于对室内环境和空气品质要求的提升,导致空调能耗成为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
对于写字楼内各用户的空调能耗分摊,一般物业公司的做法是按照面积分摊,操作简单,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一些用户没有使用空调的需求却要承担空调费用,对于这部分用户收费不公平;由于各用户加班时段不一致,导致加班空调费用计算复杂,物业采用简单的按照单位时长和面积设置单价方式,导致高昂的加班空调费用;公共区域的能耗无法有效的计算,最后分摊至用户也是不清不楚,往往是由楼宇甲方或几个大户承担;由于面积收费方式固定,使用者倾向于在夏季调低设定温度,冬季调高设定温度,或者将门窗打开,导致较多的能量浪费。
以目前较常用的TKD-CAS中央空调计费系统为例,在实际使用中会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各楼层,朝向之间差异,实际消耗量会受到房间温度、送风温度、人流等参数影响,而对VAVBOX(变风量系统末端装置)采用风量累计的方式,无法体现这些参数对用户使用空调能耗的影响,造成分摊结果与实际使用的差异;建筑的公共区域单独计量,未能对这些区域空调能耗合理分摊至各用户单元,导致每月还需人工再进行分摊计算;未对空调系统中的水泵、新风机等系统共用设备的能耗进行分摊;对于有很多楼层的写字楼,AHU(Air handingunit,空气处理机组)数量较多,在每台AHU上若加装能量计量装置投资较大,很少有建筑可以做到;由于不同用户有灵活的加班使用需求,加班时段内空调的运行费用难以通过时间累计或风量累计的方式直接分摊结算;由于建筑内用户会发生变动,房间也会合并或隔离,当应对用户信息变化时还需要人工重新计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可以解决空调能耗分配问题,使空调分摊结算有实际的数据支撑。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BA系统空调运行数据、空调能耗数据和空调电耗数据,并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
基于空调系统中计量到的用户侧末端设备配置,以末端设备信息关联建筑各区域和用户信息,获取末端设备、建筑各区域和用户之间的关联配置信息,建立关系数据库;所述关联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参数、房间面积、位置、使用属性、用户名称、进驻与搬离时间、用于区分各设备和用户的ID号;
当所述关联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关联建筑各区域和用户信息,并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
根据所述实时数据库和所述关系数据库,计算各用户末端实际发生冷热量值;
利用所述各用户末端实际发生冷热量值进行冷热量分摊;
根据冷热量分摊结果,计算各用户承担的空调能耗和产生的能耗费用。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中,实时采集BA系统空调运行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中能源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济中能源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1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PVC材料剂量转换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