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自动启闭的液体灌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0599.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云;王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云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2;B67C3/26;B67C3/04;B6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自动 启闭 液体 灌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液体罐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自动启闭的液体灌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输送机构、放置机构,调节机构、防护机构、抵触机构和清理机构;通过支撑机构的作用下方便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随后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有利于将需要灌装的液体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罐体的内部,从而完成灌装,放置机构方便对罐体进行放置,同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调节输送机构的高度,从而方便放置不同高度的罐体,在输送机构底部的防护机构可以对输送机构起到防堵塞的作用,方便后续对液体进行灌装,通过抵触机构的作用使罐体放置稳定,同时在灌装结束之后,通过清理机构的作用,方便对输送机构的内部进行冲洗清洁,方便后续进行灌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罐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自动启闭的液体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罐装是一种承装物品的形式,罐子的发明已经很久了,也有很久的历史,人们从很早就使用罐子来贮存储藏食品或者其他物品,古时候,人民为了承装多余的食物,发明了各种瓷罐,陶罐等来,而近代工业的发展,各种包装方式应运而生,同样,罐子也经历了极其重要的发展,因为陶瓷罐容易破碎,而且体积较大,所以塑料罐子,金属罐子等等渐渐取代了瓷罐,所以现在的罐装就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进行液体灌装时,传统的的灌装机功能结构单一,需要人工进行对控制阀进行控制灌装,这时容易不方便对灌装的量进行很好控制,同时稍有不慎容易使液体从罐体内部溢出造成浪费和污染,当停止灌装时由于管壁会残留液体,容易在灌装后滴落在平台顶部造成台面污染,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自动启闭的液体灌装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自动启闭的液体灌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输送机构、放置机构,调节机构、防护机构、抵触机构和清理机构,用于方便对液体灌装起到支撑作用的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液体进行输送排料的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均对称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长度调节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底侧内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防堵塞的所述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内部分别对称安装有用于方便对罐体进行放置稳定和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控制的所述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的底侧分别对称安装有方便对罐体进行夹持的所述抵触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侧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方便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清理的所述清理机构。
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底座和拉环,所述底板的顶侧中心处与所述支撑板的底侧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为“T”形结构;所述底板的底侧四角分别对称安装有所述底座,且所述底座均为梯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侧两端中心处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拉环,且所述拉环的底部为圆柱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导槽、连接槽、出料管、滑套和进料管,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内部设有所述导槽,且所述导槽为倒“T”形结构;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侧,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导槽的内部连通;两个所述连接槽对称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内部,所述连接槽的顶侧均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外部,且所述导槽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槽相对的一侧连通;两个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底侧两端连接,所述出料管与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外侧壁均滑动安装有所述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云,未经吴晓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05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