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状线匹配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66583.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东;罗成斌;聂晓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26 | 分类号: | H01P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赖定珍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状线 匹配 负载 | ||
本发明涉及微波电路负载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状线匹配负载,包括片状微波吸收体、短路组件和多层板件,片状微波吸收体的一端用于与带状线连接,另一端与短路组件相连,短路组件包括导电片和短路贯穿件,导电片与片状微波吸收体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且均埋设于多层板件,短路贯穿件沿第一方向贯穿多层板件且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金属覆盖层,短路贯穿件通过导电片与片状微波吸收体相连。本发明基于内埋电阻工艺技术,设计可以直接集成在多层板内部的集成式匹配负载,并且直接利用多层板工艺,能够在多层板制作流程中将负载问题解决,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度,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电路负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状线匹配负载。
背景技术
在微波电路设计中,经常遇到需要将某一路信号能量吸收掉的情况,例如定向耦合器、混合网络的隔离端、多端口微波网络中无用端口等,都需要进行无反射或低反射的吸收设计,也即接入匹配负载。本申请中的匹配负载,是指微波传输线端实现微波能量的无反射或低反射吸收的微波器件。
带状线是一种准TEM模平面传输线,被广泛用于通信、雷达领域的微波电路中。其结构紧凑、封闭的特点使其特别适合于高集成度的应用场景,结合LTCC、PCB等多层板工艺,可以将多层带状线层压在一起,实现一体化多层布线设计,大大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在高集成多层板微波电路中的匹配负载设计,一般是将多层板内部的带状线引至多层板表层,再通过表贴电阻器的方法将微波能量消耗掉,从而实现降低反射,但这样会消耗电路板有限的外表面积,并且高频吸收性能较差。另一种方法是将传输线转换成同轴接口,再接上同轴匹配负载进行匹配。但同轴负载尺寸较大,在高集成的应用场景下难以适用。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适用于带状线的匹配负载,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状线匹配负载,其能够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状线匹配负载,包括片状微波吸收体、短路组件、多层板件和金属覆盖层,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的一端用于与带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路组件相连;所述短路组件包括导电片和短路贯穿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且均埋设于所述多层板件内,所述金属覆盖层覆盖所述多层板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背离的两个侧面,所述短路贯穿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设于所述多层板件内且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金属覆盖层,所述短路贯穿件通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部分贴合。
优选地,所述短路贯穿件为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层板件的金属化过孔,所述短路贯穿件贯穿所述导电片。
优选地,多个所述短路贯穿件相对于所述带状线的延伸方向对称排布。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围栏金属件,所述围栏金属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层板件,所述围栏金属件避让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所述短路组件以及带状线。
优选地,所述围栏金属件分布于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所述短路组件以及所述带状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围栏金属件为金属化过孔。
优选地,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在所述带状线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与其相连的带状线的宽度的1.2倍。
优选地,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在所述带状线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带状线与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重叠部分的长度范围为0.2毫米至所述片状微波吸收体在所述带状线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6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袋检漏机
- 下一篇:船体零件自由边智能打磨应用设备及打磨方法